(71)冷冰冰的男人

比如说一些基本没有本质提升的产品,纯粹换个好看的包装,而且产品又将要被淘汰的这样的东西,她都有了经验,其实主要都是通过这样的替代。

她利用书本上的东西来给自己提供参考,提示自己,甚至是从本质上解决自己没有理论,没有过相关经历和切入点的问题。

那个项目,她现在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

当时她就是觉得她不可能能够做得出来,第一因为她不喜欢产品,第二,她也不认为产品光是提升包装有什么价值,在她的眼睛里的话。

于是她在这个替代之后,她竟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项目,是一种非常尴尬的东西,于是她就必须得想尽办法化解这种尴尬,设计的好坏是次要的,化解这种尴尬反而能够赢得点赞。

她就知道了,如果常规来说,从设计的丰富形式去入手,就会导致这个设计虚假浮夸,而如果从这个产品的实质入手,则会显得太过平淡,被逼着去自己给自己穿小鞋,这样的事谁都不愿意做,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化解尴尬了。

整合项目,甲方要求做的是字体设计,而对于项目来说,字体并不能够体现特色。

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用巧妙的艺术化的简洁的非主流设计来做。

比如常规我们想象的方案会是像书法大师,或者像报考杂志那样完美的字体。

但是这样并不能够凸显产品,又不能够真正的实话实说。

比如采用一些用树枝拼凑的最原始最暴力的字体啦。

或者采用一些用鞋印,用生活中的这种非主流元素进行创作的字体啦,反而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设计能够很夸张,能够很吸引眼球,但是并不会让人讨厌它。

替代的可能性有太多,除了不可能真的快速去做什么之外。

替代的一种最“不科学”的状态就是:甚至连从来没有去过一个地方就像已经去过了似的。

比如说,很多人都想去风景地看看,想去感受名山大川。

但是没有时间是多数,也有少数经济不够宽裕。

但是这种替代甚至能够让人不用亲自去就像是到了那里似的,还能够知道那里的人和那里的习俗。

比如说渡君从来没有去过那座高入天际的佛教圣地,但是却知道了,那里少有学校,甚至几乎连医院都很少有的事实,最多的还是一家人很少有变化的饭菜吧。

在这样的体验之后,渡君似乎觉得自己真的有些夸张,这些真的都蛮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