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但愿不是好大喜功。”姚省长一开口就给了秦东军一颗超大号的定心丸。
正在秦东军心里美滋滋的时候,姚省长问道:“东军同志,赵慎三是个新人,行事有些莽撞激进也是有的,你可是老干部了,刚刚你也提到你跟赵慎三同志配合良好,和谐共进,那你为何不劝说他不要这么做呢?还有,你对他盲目的进行农业工作有什么看法呢?”
姚省长的几个定语用得好,首先肯定了赵慎三的“莽撞激进”,其次也肯定了赵慎三对农业工作的种种做法是“盲目的”,有了这两个定语,秦东军如果还不知道该如何表态,真该笨死了,他赶紧满脸诚挚的羞愧说道:“姚省长,您批评的对,我的确是在这点做得不到位,这也是因为……”
“因为什么?”李部长问道。
“因为我总是觉得,赵慎三同志是一个省领导,之前在省纪委都做出了那么卓越的成就,现在成为我的搭档,我应该感到组织上对南平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应该充分尊重赵慎三同志的意见,给他充分的自由度开展工作。”秦东军说道。
“哼,那你就眼睁睁看着他错了也不提醒?”姚省长不满的说道。
秦东军更惶恐了:“不不不,赵市长也是一个很有尊严的人,之前因为何东升的继任者人选问题,我们已经有过争执了,因此我发现赵市长不希望我过多的干涉政府事务,所以我……这点是我错了。”
李部长跟姚省长对视了一眼,很奇怪的反问了两句:“怎么赵慎三同志已经告诉你,他跟我推荐的副市长人选是谁了吗?你对于他带去一两名他认为可靠的政府工作人员持什么意见?”
秦东军自以为自己说的很是得体,看两位领导的态度也很满意的样子,越发诚挚的说道:“至于说站队什么的,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我跟赵市长团结合作,和谐共进,怎么可能存在什么立场问题呢,他更没必要拉什么圈子嘛。”
姚省长含笑瞟了秦东军一眼,李部长却直接说道:“你不用替赵慎三解释,更不用下什么定论,是非曲直我们自然会判断,现在你就说说南平市的基层干部是怎么跟你反映这个问题的就行。”
秦东军“为难的”、“纠结的”、“矛盾的”扭捏了好一阵子,才不得不艰难的说道:“这个……平心而论,南平市的农业工作状况还是相当不错的,由于我们是全省最适合种植粮食的平原地市,粮田基数以及产粮任务比重都很大,多年来,历任领导都很重视农业工作,我们也历年都保持着超额完成任务的好成绩。”
“行了行了,我就是南平出来的,成绩不需要你讲了,讲重点。”姚省长不耐烦的打断了秦东军的套话。
“呃……好吧好吧。”秦东军“仓皇”的说道:“有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赵市长在南平市目前正面对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的同时,对成绩一贯良好的农业工作挑三拣四,吹毛求疵,武断否定已经完成的城镇化建设成绩。
甚至在尉孟以及花通县,还有南河区等单位,明令禁止已经完成大半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和产业聚居区项目,这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个人主义行为,与理性的领导是截然不同的。
他们找到我,是希望我能够以党委的立场规劝一下赵市长,让他不要觉得前任留下的工作任务即便完成了,政绩也没他的,而因此提出拿农业项目做借口,全盘否定的做法,这样,会导致党和国家财产遭受极大地损失。”
姚省长面无表情的问道:“那你如何应对了?”
“我严厉的批评了这些基层干部,说赵市长绝对没有任何的个人情绪,咱们南平市原本就是农业大市,市长调研农业工作,是光明正大的正当行为,即便有些说法跟做法下层不太认可,这也不必上纲上线的归纳为什么拉圈子问题上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