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齐人入木棺

借命 桃花十里 3266 字 2024-04-22

想到这里我一阵头皮发麻,赶紧转身想要叫醒身后的江雪晴,我转过身去直接用力摇晃了江雪晴两下,随即说道:“雪晴,赶紧醒醒,那尸体好像出来了!”

一边说着我还转头朝着屋子里面的四周看去,四周什么都没有,这倒是有些奇怪了。

“你说什么,尸体出来了!”江雪晴说完突然坐起身来,可是当她坐起来的一瞬间,我忽的就有些发懵,这江雪晴明明已经坐起来,可是我的面前竟然还有一个人在躺着,既然不是江雪晴,难道是那具跑掉的尸体!

“雪晴快躲起来!”几乎是同时,我话音刚落面前的那具尸体就朝着我咬了过来,我直接抬手捏住了这具尸体的脖颈位置,这尸体被我扼住咽喉,发出咔咔的声音,我的猜测没错,这具尸体的确就是先前从那空棺中逃出的那个。

江雪晴快速站起身来,然后打开手电筒朝着这具尸体照了过来,只见这具尸体与先前的没有两样,除了身上的衣服是紫红色的之外,其他都是一样的,而且脸上也带了一个白色的面具。

这具尸体的力量很大,见我扼住他的喉咙,他突然提膝朝我的腹部而来,我一时反应不及,这一下被踢得严严实实,我猛然朝后而去,扼住他的手也松了开来。

我揉了两下腹部,随即站起身来,而这时刚才还躺着的那具尸体也站了起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光亮朝他身上照去,我这才好好观察了一下,只见这人穿着的衣服是一个女性寿衣,绕是这男子块头较小,要不然肯定穿不下去。

我见状直接从腰间抽出了龙筋鞭,龙筋鞭在黑暗中流动着一道光晕,面具男子见后下意识的就朝后退了两步,看样子是有些惧怕,我也不再拖延,直接一鞭子就朝着面具男子抽了过去,可是电光火石间这鞭子竟然抽在了后面的墙面之上,并未抽到这个男子。

我心头一愣,再看去时这面具男子已经爬到了屋顶的位置,他双手死死扒着屋梁,然后头朝下看着我,嘴中还发出阵阵阴笑声。

(ps:今天依旧三更,第一更送上,还有两更时间应该是在六点之前就可以写完,谢谢大家的支持。)

这年轻男子虽说外面穿着一件黑色寿衣,但是仔细看向他的脖颈位置,里面还有一件衣服,江雪晴让我拿好手电筒,直接朝着那男子的脖颈处照了过去,而她则是轻轻将寿衣的扣子解开,可是刚一解开,我们就发现这寿衣里面的衣服竟然是一件白色衬衫,这显然不符合常理,若是这男子真的是这封门村中人,那么至少应该死了有几年了,白色衬衣也应该变成了黄色,而且更蹊跷的是这衬衣上面竟然还有尘土和血迹,这就更奇怪了,一个已死之人,又怎么会穿一件脏衣服入棺,所有的矛头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在这寿衣是在男子死后被人穿上去的,而这人绝非是他的家属。

“泽宇,你看这衣服很明显,这男子绝对不是封门村中人,而且死了应该也没有多长时间,这倒是有些奇怪了,既然不是这封门村中人,又为何会躺在这棺材里面,还被人穿上寿衣。”江雪晴在一旁有些疑惑的看着我。

我摇摇头,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不过瞬间我突然想起之前那虎皮鹦鹉曾给我说过的一句话:齐人入木棺,花袄椅前翻。

难道这齐人入木棺指的正是这件事,齐人有两解,一是古代齐国之人,但是齐国位于山东省和河北省境内,自然跟这句话没有关系,二是姓齐之人,说到这姓齐之人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机关门的大师兄不就是叫齐墨羽,而且这男子身处在木棺之中,齐人入木棺不就正好可以解释通透,难道说这木棺中的男子就是齐墨羽,他已经遇害了?

想到这里我将在机关门中遇到段小楼的事情告诉了江雪晴,岂料江雪晴却说道:“听你所说,这虎皮鹦鹉与这叫段小楼的少年绝非一般之人,虎皮鹦鹉告诉你的那两句话定然有他的用处,而你刚才分析的应该没有错,这齐人入木棺应该说的就是齐墨羽藏匿在这棺材之中,只不过当日他们是师兄弟几人一起前来,如今这棺木中的人倒不一定就是齐墨羽。”江雪晴看着地面上的男子说道。

我点点头,说道:“我们不知道这齐墨羽长得什么模样,也不知道当日一共来了几个人,如今看来只能在这村中寻找一下棺木了,棺木之中应该就会有线索。”我长舒一口气,如今这齐墨羽的事情总算是有些眉目了,可是照此说来的话,这齐墨羽能生还的几率倒是微乎其微。

不过听完刚才江雪晴的话我这心中又陷入了沉思,她说这虎皮鹦鹉与这段小楼非等闲之辈,我确实也感觉出他们有些不寻常的地方,可是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何隐匿在这机关门中,而且段小楼的平日的生活清苦,这就更加说不通了。

“你在想什么呢?”江雪晴突然看着我问道。

我朝她一笑,说道:“没什么,只是有些好奇这段小楼而已,齐人入木棺这句话是虎皮鹦鹉告诉我的,而昼不进村这件事情是段小楼临走之时的提醒,经过你先前所说,我对他们还真的有些好奇,不过还有一句话我却是始终不明白。”

“你是说花袄椅前翻?”江雪晴看着我问道。

我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没错,就是这句话,之前虎皮鹦鹉所说的这两句话明显就是在提醒我们什么,齐人入木棺我们想通了,可是这花袄椅前翻又是什么意思,先前倒确实有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女人出现过,难道说这句话跟这花棉袄女人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