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袁绍夺权据神都

汉末武圣 半城流烟 4996 字 11个月前

许攸笑道:“此事易耳。”

“只要给何进足够信心,令其知道诛杀十常侍以后,仍旧不惧我等。”

“如此,何进自然不会继续留下十常侍。”

袁绍问道:“如何才能坚其心志?”

许攸道:“何进担任大将军久矣,所提拔将领亦不在少数。”

“若本初向何进建议,令其召四方猛将引军入京都,何进必定以为天下尽在掌握中。”

“那时,他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

袁绍却是皱眉道:“若果真如此,纵然最终能够除掉宦官,我们又当如何制衡何进?”

许攸满脸不屑:“何进不过一介匹夫,纵然手握重兵,亦何惧哉?”

“且那些受何进提拔之人,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忠诚,本初你说是也不是?”

听到这里,袁绍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何进出身不好,纵然极力拉拢世家大族,甚至非常优待袁绍等人。

然而袁绍这些世家子弟,仍旧从心底瞧不起何进。

他们就是如此,那些被何进提拔的将领,想必大多也持有这种态度。

既然这样,袁绍还需要担心什么?

两人定计毕,袁绍当即面见何进,进言道:“大将军若有所忌惮,不妨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其引兵向京城,诈称欲起兵诛宦官,以胁太后。”

“太后闻言,必定畏惧,而后下令杀十常侍。”

“纵有变故,大将军手握重兵,亦何惧之有?”

何进闻言大喜,就准备依计行事。

主簿陈琳谏曰:“谚云:‘掩目捕雀’捕一微物,尚不可自欺而得之,况以诈而理国事,其可成乎?”

“今将军身傍皇威,手握重兵,欲诛阉竖,仅举手之劳。”

“而反借外臣,令犯京阙,何异倒恃太阿,授人以柄?恐事无功,反生乱也!”

何进却不听谏言,仍旧依照袁绍计策行事。

何进遂令大将军府掾王匡,返回家乡泰山郡,招募五百强健弓箭手,屯于雒阳西侧。

令东郡太守桥瑁,率众屯于城皋。

又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放出风声欲诛宦官。

相比起历史上,只是少了董卓而已。

何太后却仍不屈服,始终想要保住十常侍,用以制衡何进以及朝臣。

何苗知道事情紧急,急忙劝谏何进:“我等起初从南阳而来,俱以贫贱,依靠十常侍才得贵富。”

“国家之事,并不简单,正如覆水不可收也。”

“今若诛十常侍,又有何人钳制士族?望兄深思之,且与宫内和好如初。”

何进闻言,越加犹豫不定。

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道:“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何进遂下定决心,以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对此事有专横独断之权,另外还册封王允为河南尹,作为策应。

袁绍得到独断之权,当即暗中冷笑:“合该宦官与何进皆亡矣。”

袁绍当即令雒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并催促丁原等人快速进兵,准备进宫平乐观。

直到此时,何太后才知道局势失控,不由恐惧万分。

她急忙罢免中常侍及小黄门,让这些人前去何进那里领罪,只留何进平素亲近之人守卫省中。

诸常侍小黄门皆诣何进谢罪,听侯对方处置。

何进谓众人曰:“天下混乱至此,皆因诸君之故。”

“今丁原等人即将领兵抵达,诸君何不趁早返回自己封地,好好过下半生?”

袁绍闻言大惊。

他完全没有想到,何进到了最后居然不杀张让等人,反而准备将他们放回封地。

袁绍再三劝谏何进杀掉众宦官,何进却已经下定决心,根本不听劝谏。

张让等人,虽然不想离开雒阳。

奈何大势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反而谢过何进不杀之恩,准备收拾完毕当即返回封地,安安稳稳过完后半生。

却说袁绍离去以后,心中暗恨何进。

他谓许攸曰:“何进不杀十常侍,却当如何?”

许攸沉吟半晌,道:“本初不是有独断之权么,可以大将军名义,书信于各州郡,令各州郡官吏抓捕十常侍亲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