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你这伶牙利嘴儿的,真让人想亲你

我去伦敦的时候,见过霍苏白外公的房子,洋房里头的装潢跟这个很有相似之处……

所以,我来到这里,下了车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郡王墅,是霍苏白参与过的。

这也符合他的气质。”

“而且,唐家外公说过一句话,他说,他喜欢老祖宗留下方方正正的院子,就像告诫,做人要堂堂正正一样。”

薄尧沉沉笑出声来,“你这是替他来抱不平了?”

“我没有霍苏白这好的修养,他懒得跟你们计较,可我心里就是不舒服,我觉得人可以撒谎,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撒谎自己不说穿,别人永远都看不出来,这才是高明,拙劣的轻易让人看出来,还自以为是,不觉得可笑?”微凉讽刺。

薄尧眯起眼睛,盯着傅微凉,心里非常的不爽,是因为她对阿暮的维护。

不过一个小女孩罢了,明明心中是对他有惧意的,可还是敢把话讲出来,她也真是有胆说。

着跟童喻很不一样,童喻当年也是很爱阿暮的,可是在他拿药灌进阿暮嘴里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吓坏了。

按理说,她知道傅微凉知道她跟阿暮这么多说,就知道他的手段,可还是明讽暗讽的将话说出来,给她丈夫抱不平。

忽然,她眉眼弯弯笑起来,然后他侧目看过去,就看到霍苏白站到不远处。

微凉快步的朝霍苏白走过去。

霍苏白牵住她的手,“他对你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是我对他说了什么,我给他讲了故事,讲完他心里肯定不得劲儿。”微凉道。

每一个人在心里都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薄尧刻意隐藏的这些事情,自然也是他自己无法面对的,被人说出来,哪怕面上维持冷静,却是也在被人戳脊梁骨般的难受。

“你还讲故事?”

“对啊,我打又打不过他,我只能拿郡王墅说事儿,心里膈应他啊,诶,你说我聪明不聪明?”微凉得意。

“郡王墅,你怎么知道的?”霍苏白问,她问过唐北些什么,他是知道的,唐北一定没跟微凉说过郡王墅的事儿,他很确定。

“好歹跟你在一张床上睡了这么久,多少还是了解你点的,猜的嘛,符合你气质。”微凉道。

霍苏白将微凉拉进怀里,“还猜到些什么?”

霍苏白的眼里,好的婚姻就是如此,不必对方说些什么,从两个人的相处间,慢慢的了解对方。

他是真的没想到,微凉能够猜出郡王墅的事情来,这让他很感动,显然,今天她的太太,是给他报仇来了。

“快,放开,放开。”微凉推他,怕被人看到。

{}无弹窗第262章你这伶牙利嘴儿的,真让人想亲你

“那跟着你,就不可惜了?”微凉反问,微微仰首,眉眼间的不惧倒是让薄尧稍愣。

这点傲骨铮铮倒是跟当年的阿暮还真像。

在他看来,两个人差着十岁的,哪怕是夫妻,站在一块,是该有点违和的。

可他怎么看,都觉得两个人在一块不单一点都不觉得违和,而且还契合的很。

这两个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至少今天的冷落不会有。”

“大哥,您听过一句话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显然,他霍苏白跟你们就不是一家人。”微凉没看薄尧。

“你这伶牙利嘴儿的,真让人想亲你。”薄尧道,将她揽在怀里。

“我不但伶牙利嘴,我还牙口好,不信你就试试,大哥的心中,无论是什么人都比不得你的权利与地位的,你好不容易才在世博得势,前一段时间,你费尽心思的也不就是为了这么一天嘛,我要是扯着衣服冲出去,全南远市有名望的人都聚在这里给老太太过寿呢,我说你想非礼我,大家是觉得霍苏白的老婆不要脸呢,还是你薄尧三番两次的想要招惹你胞弟的女人,根本容不下你那同父异母的弟弟在薄家存在,保不齐就有热心人把我们俩的事儿发到网上,那个时候,原本因为上一次报道大骂霍苏白的人,你说,会不会反过头来骂你呢,名声对现在的你而言,太过重要了。”微凉笑着,推开薄尧。

嫌弃的拍了拍自己的衣袖,这个恶心的男人,非得找个事情,恶心恶心他不行。

微凉稍稍松了口气,“大哥,前一段时间,有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今日我也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你听完了就知道,我刚才说那话是不是恭维你的意思。”

“好,我这人最喜欢听故事了。”

“从前,有个大户人家,大户人家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一直在家养尊处优,而小儿子在外颠沛流离,成年了小儿子才被接回了家,家里的长辈都觉得愧对了小儿子,就对小儿子百般补偿……

小儿子非常感动,觉得这里有家的温暖,大儿子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弟弟也未有介怀,兄弟之间的感情亲厚。

小儿子刚回家没多久,大户人家因为生意上在外得罪了很多人,有人起了歹意,就想绑架来报复,绑架的只知道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儿子,进进出出的,看着小儿子也气质不凡的就把人给绑了。

小儿子被绑家里人很着急,特别是大儿子,对这弟弟非常的上心,多方打听终于知道是谁把小儿子给绑走了。

大儿子特别勇敢叫着一帮朋友闯虎穴,终于见到了好几天没见的弟弟。

小儿子浑身都是伤,在救人成功离开的路上,歹徒的同伙回来了,大刀砍向了小儿子,大儿子用自己替小儿子挡了一刀,伤在胳膊上。

从此之后,小儿子对大儿子百般亲近,因为对这个大哥心存感激,要不是大儿子,他还指不定什么样呢。

就这样呢,小儿子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他的大哥,觉得自己的命都是大哥的。

两人日渐长大。

大户人家员外年纪也已经大了,就想把家业逐步的交由两个孩子的手中。

员外给大儿子小儿子布置了任务,是谁能把家业壮大,以后家业就由谁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