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小和尚盘腿坐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坐下,闭上眼睛,仔细的思考着。
然而说是思考,其实并没有多少可以想得,不过是一直在犹豫罢了。小和尚一直想一直想,把所有能想的事情都想了一遍,没有做出决定,然后再重新想一遍,如此反复。想着想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和尚渐渐有了一股困意,然后,小和尚就在佛前,盘腿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小和尚是被山上的鸟鸣惊醒的,他张开眼,看着印入眼中的庄严的佛像,回想起昨晚的思考,在想到自己自己在佛前睡着的事情,心中有了决议。
他在佛前,念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经,然后把书放在了一旁的桌上,再向佛像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后,和上门,走出了大殿。
小和尚决定,要下山。
然而,小和尚并没有立刻行动,他先用几天收拾了一下行李,数了一数剩下的钱财。钱并不算多,按照往日里和香客们的谈话估计,大约只够在都市生存两个月的样子。然后,他又在寺庙里呆了几天,告诉期间来到寺庙里的香客们他要“还俗”的事情。
香客们对于小和尚要还俗的事情虽然有意思的惊讶,但是却也接受了这样的事情。大约他们认为是年轻的小和尚无法忍受余生在寺庙里的日子,才决定下山的吧。然而虽然有着这样的猜想,在往年的拜访之中,他们也知道小和尚的为人和佛学知识水平深厚,而且将心比心,也都觉得自己能理解小和尚的行为,因此也并没有不满,只是对于这个寺庙的消失有着一些惆怅和遗憾。
而小和尚为什么要下山,其实他自己也不太明白,也许下山后能够找到吧。按照佛系的说法,大概就是他与佛无缘吧,不然也不至于在佛像前睡着了。自己的佛缘,只是当初被老和尚强行联系上的,现在老和尚走了,这缘分,也应该要断掉了。
香客们大多好心,在交谈中,告诉了小和尚许多在城市生活的要点,并把自己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告诉了小和尚,跟他说要是有问题可以来找他们帮忙。小和尚把叮嘱一一记在了心里。其实,小和尚并不是对这些一无所知,在书中和往日的交谈中,他也有了对城市的模糊印象,不过,这毕竟是这些长者们的一番好意,其中也有一些小和尚未曾知道的,因此,小和尚就都接受了。而对于他们的邀请,小和尚也都是回答,要是需要的话,会去找他们帮忙的。
终于,有一天,小和尚觉得自己应该出发了。
他先走到院子里,拿起一旁倚在树边的扫帚,把院子又打扫了一遍。然后走到大殿前,却没有进去,只是双手合紧,轻念一声阿弥陀佛后,就转身离去了。
他脱下了身上的僧袍,换上了素衣,背上包裹,走到了门前。他在门前又站了一会,向前一步,握住了两边的门环。随着一个响声,门合上了。小和尚转过身,用手扯了扯肩上的包裹,向山下走去了。
身后,寺庙一如既往的驻立在那里,仿佛一个长着,静静地看着家中孩子的离去。也许之后会有那个香客,怀着旧情进去参拜一下;也许如古代一般,会有哪个冒失的书生,在一个雨夜中跑进来躲雨,又成就了一个故事。但是,更多的可能,也许只是默默地盖上一层又一层的灰尘,在哪个角落开始结出蛛网,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也许,不知道多久之后,就只有一个曾经的小和尚会回来看看,看着或许已经有些残破的寺院,又拿起扫帚,扫了扫院子里的落叶,想起了以前这里,曾经有个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然而,从今天以后,他就不是小和尚了,他叫做,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