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别闹,哪来的娃子

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被大雨冲刷得干干净净。各种摊子早早地支了起来,行人倒是没多少,大多都是附近居民。

舒映桐去了首饰铺子,买了一些制发饰的材料,又出了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了一套工具。

这些都需要定制,不是想买就能有现货的。首饰铺子里的金银匠有备用工具,掌柜一合计,稳赚不亏,便卖了一套给她。

掌柜瞧了又瞧舒映桐头上的步摇,想问她拿来仔细瞧瞧,看她面容清冷不像好说话的,没敢开口。

等她走了连忙铺纸照着记忆把步摇的样子画下来,一边画一边惋惜,“也就仿个样式,用料和雕工却是仿不出来的。”

出了首饰铺子,舒映桐又转进一家布庄。东大街的布庄多数做的是中档生意,高档的料子也多少进一些回来充门面。

得了胡椒的好意,总要回赠一二才是。栓儿和元宝过年新衣的料子也要提前备下,穿新衣是大多小娃子过年的一件乐事。

布庄铺面大,进门右手边摆了一张长条桌,配了几张圈椅。桌上放了茶盘,几个年龄不一的男子一边喝茶一边低声交谈。

铺内三三两两结伴的妇人少女站在展架前挑选布料,低声交谈的,高声杀价的,很是热闹。

四人一踏进布庄,便有一个银盘脸微胖妇人端着笑脸迎上来福礼,“客人安好,是要选些什么布料呢?咱家布庄衣料齐全,离得近也安排送去家里或是客栈。”

舒映桐粗略环视一圈,这家布庄倒是有点意思。

专门给那些不耐烦陪媳妇家人买东西的男子们设了茶桌供歇脚,给他们全了面子又给自己布庄卖了个好,抓住了潜在客户。

妇人管一家钱财的不在少数,以夫为天也是要适当听取意见的。

这家铺子请的伙计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大多都是年轻妇人,只有一两个梳着少女发髻的年轻姑娘。

容貌出挑的没几个,大多都是普通面孔,不过她们脸上都挂着得体的笑容。

不谄媚,不卑贱,热情和煦。

“先看看锦缎。”

妇人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锦缎是店里最为精致华丽的料子,一般不太好卖,因为贵。

领着舒映桐几人往里走。

路过那些来布庄买布的妇人姑娘时,她们立刻端庄了不少,杀价声也低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