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三道题目

“你们先走吧,我们救了这几个孩子就会赶上来的!”还是有人坚持去救落水的孩童。

像这样的一幕在其他三处地方也在相同情景地发生,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这一次的选择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会多么重要。

罗云意一直暗中派人跟着这些参加考核的举子们,对于他们的一举一动她都是了如指掌的。

最后她将所有到达终点的人聚在了一起,这些人加起来还不足百人,其中有一半违反了她最初定下的规矩,这些人自然被淘汰,剩下的一半她也只录取了十五个人。

当罗云意念出这十五个人的名字,并说出户部考核已经全部结束,储备司需要的人她已经选好了。

“大人,学生不解,我们也是凭借两条腿走到终点的,为什么同样是完成了大人的要求,他们通过了,而我们却没有通过?”听到罗云意在终点宣布的结果,立即便有举子忍不住不满地问道。

那些偷懒耍滑的被剔除他们可以理解,但他们坚持到最后,也没有违反规矩,为什么会被淘汰呢?!

“你们真想知道原因?”罗云意想着她若是不给这些人解释清楚,他们怕是永远也不明白自己今天为什么不合格。

“还请大人明言!”同样坚持到最后却落选的举子不甘地说道。

“好,那我就告诉你们,其实今天我让你们走路,是给你们出了三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看你们的耐力,两个时辰走到终点这说明你们耐力都不错,所以第一道题目你们完成的很出色,第二道题目是考验你们是否听从上级安排守规矩以及应对诱惑的能力,这一道题目你们有些人完成的很好,有些人却表现的令人失望,所以即便你们全都到了终点,那些坏了规矩、投机取巧的只能被淘汰。至于第三道题目,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题目,那就是考验你们的品行,最后一关你们自己的表现如何,不用我说,我想你们自己也明白。”罗云意看了一眼刚才问话的举子,听到孩童的呼救之声,他可是不管不问继续往前走的。

罗云意的一番话让很多举子羞愧地低下了头,但也有人不服气地说道:“大人,你让学生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却又在最后紧要关头让我们去救落水的孩童,救了孩童我们就会失败,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们,不想让我们入选吗?!”

“你说的没错,我就是在故意为难你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对你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古人云:‘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一个人若无德行善念即便做到高位也对国家、百姓没有益处,相反一个人品行好,哪怕是作为乡野村夫也会有贤名,受人尊敬和爱戴。我要为户部选的是德才兼备之人,你们中间有些人正是我需要的。”罗云意说出了自己这次选拔的标准。

“如果大人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绝对不会让大人失望!”已经坚持到最后却落选,有些举子还是不甘心,他们期望罗云意再给一次机会。

“机会只有一次,只可惜你们没有把握住,我只要这十五个人,不过你们若是对农事有兴趣,可以进入城南的农桑书院读书,说不定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这些举子们能坚持到最后也的确不容易,罗云意虽然不收他们进储备司,但让他们进入书院培养几年,也都能成为可用的人才。

罗云意的话让那些落选的举子们很失望,他们苦读诗书都是为了进入仕途,可没想着要做农夫,读书人的清高让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又错失了一次机会。

“她就要了十五个人?”龙案后边,孝和帝放下手中的茶盏看了一眼林岩问道。

“回皇上话,是的,今日两个时辰内到达终点的一共是八十六人,其中四十人违反了最初定下的规矩,只有十五人真正达到了罗尚书的要求。”户部单独考核的事情其实有不少人暗中旁观,林岩就是其中之一,他将整个过程都对孝和帝做了详细的描述。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这句话说得不错,当官者首先要有官德,真没想到户部会是这样考核人才的!”孝和帝原先还以为罗云意会让那些落第的举子们做文章,没想到她竟想出了这样的方法来替户部挑选可用之人,一个有耐力、懂规矩又经受住诱惑的德才兼备之人,不止户部需要,整个大禹朝都需要。

“林岩,替朕好好关注这十五个人!”能被罗云意挖空心思选上的人才想必也不同凡响,孝和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臣遵旨!”林岩领命道,然后又抬眼看了一下孝和帝,问道,“皇上,这些人,您是不是要——”

“先不要动他们!”孝和帝笑着摆了一下手,“朕怕这次再抢人,罗爱卿就真得要同朕生气了,朕好不容易给户部找了位好尚书,可不能让她跑了!”

“臣知道了!”林岩也是一笑。

杜衍正和骆临两个只因被皇帝先下手派去了别处,罗云意就把皇帝赏赐给他们的七色彩椒给吃了,还不知道她会怎么想办法对付其他人,就是自己这位工部尚书也得去讨好她,免得她想出来的那些精密工具都便宜了苍氏一门的人。

“我听说皇上将司农司培育出来的两棵七色彩椒赏给了两位状元郎?”宴席未开之前,罗云意看着杜衍正和骆临笑着问道。

杜衍正和骆临恭敬起身称是,他们一大早接到户部尚书的邀请还觉得十分奇怪,来到尚书府才发现前几天和他们才结交的“唐五”竟然就是大禹朝大名鼎鼎的女尚书,想起第三场会试和殿试上皇帝的特别关注,两个人瞬间便明白背后肯定有罗云意的帮助。

正所谓“知遇之恩”难忘,他们并不因罗云意是女子而存轻视之意,反而对她十分敬重。

“云意妹妹,那彩椒长什么样子,外边的人可都传疯了,说是司农司种出了天上的神物?”叶茗辰好奇地问道。

“你想知道彩椒长什么样子还不简单,两位状元郎都在,让他们把彩椒拿过来大家看看不就知道了,听说几十亩大棚里就长出这两棵七色彩椒。”叶昱笑着瞅了一眼杜衍正和骆临。

“我听意丫头说七色彩椒很罕见,也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见到!”梁老王爷状似可惜地说道。

杜衍正和骆临见大禹朝的老祖宗都这样说了,慌忙起身说要回去把七色彩椒拿来,叶染修更直接,让他们两人在尚书府呆着,他派人去两人暂住的客栈把七色彩椒搬了来。

“这彩椒真漂亮,竟然能结七种颜色的果子,要说不是天上神物,还真没人信!”叶昱围着七色彩椒转了一圈说道。

“什么神物!不过是因为改良了种子,所以才结出了七种颜色的果实,而彩椒一旦成熟若是不尽快食用,很快就会落下来或者坏掉的。”罗云意眼睛盯着还有些水灵的彩椒,她今天的目标,就是要把它们都给吃掉。

“云意妹妹,这彩椒好吃吗?”叶茗辰笑得贼兮兮的,看得一旁的杜衍正和骆临心里一惊,这可是他们准备好好珍藏的御赐之物,这些人不会想把它们都吃掉吧。

“当然好吃了!”罗云意对着叶茗辰笑了一下,“这些新鲜的彩椒颜色还很鲜亮,味道甘甜,吃起来会有瓜果的香味,而且含有很丰富的营养,具有补血、消暑、预防风寒和促进血液循环流通的药用功效,直接生食就可以!”

“是吗?”叶染修走到七色彩椒前面,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就迅速地摘下一颗红色彩椒,紧接着又摘下一颗黄色彩椒,还看着被他行为有些惊呆住的杜衍正和骆临问道,“两位状元郎不介意吧?”

杜衍正和骆临很想大声说“介意”,他们非常介意,但他们也知道叶染修的身份,尤其是看他将彩椒一个递给了梁老王爷,一个给了罗云意,也只得苦笑摇了一下头。

“这彩椒味道真不错,叶染修,你也尝一个!”罗云意接过彩椒就咬了一口,味道真是好极了,还有香甜的汁液,不像是蔬菜更像是一种水果,她顺手也摘下一颗紫色的彩椒递给叶染修,然后还很无辜地看了一眼杜衍正和骆临,“两位兄台不介意吧?”

“不——介意!”杜衍正有些勉强地笑了一下说道。

“既然状元郎不介意,那我也尝尝!”叶茗辰早就馋了,手速极快地也摘下了一个。

叶昱紧随其后,痞笑着说道:“本世子也尝尝!”

“那我也不客气了!”年乙庸笑着也很是自然地摘了一个彩椒。

其他人一看也都动了心思,哪还管两位状元郎的苦瓜脸,全都摘了一颗彩椒下来,十四个彩椒转瞬间就剩下孤零零的两个。

“杜贤弟,咱们也尝尝吧!”骆临赶紧把最后两个摘了下来,再不出声他们就只能看别人吃了。

“好吧!”杜衍正一笑。

他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得罪了罗云意这位女尚书,现在看来她是有意想让他们把彩椒拿过来,然后吃个精光的。

直到许久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和骆临、吴志清、刘子坤都是罗云意准备为户部选拔的人才,结果被皇帝和工部、学士阁抢了去,她一时不高兴就拿他们当了出气包。

“罗大人,你们户部什么时候再对举子们进行考核?”吃过彩椒,年乙庸心情变得更好了,便问起罗云意户部考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