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新型麦种

秦观想了一下就上了马车,这陌生的姑娘他是不太熟悉,不过她嘴里说的新型种子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罗云意先问了一些司农司有关的事情,从秦观口里她才知道在永岭的三位老司农祝伯、乔伯和任伯已经先后过世,司农官陶大人两年前也已经病逝,还有几位司农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不在司农司了。

司农司原本官员就不多,这几年来更是少之又少,每三年一次的大考结束后愿意进入司农司为官的没几个,再加上户部每年拨给司农司的银两依旧不多,这六年来司农司的人日子过得更为艰难。

“真没想到六年的时间司农司也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罗云意有些感叹地说道。

“是呀,若不是王大人一直不放手西郊皇家田庄的高粱地,我们这些司农官估计都被尚书大人从京城赶到别的地方了。”秦观重重一叹说道。

六年前,罗云意带领司农司的人在西郊皇家田庄改良了高粱品种,尤其是甜高粱的成功将大禹朝的制糖业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工部若不是有西郊的这片甜高粱地也不会成为皇帝最看重的地方。

制糖坊原本皇帝交给了王皇后,王皇后又派给了三皇子叶祁,这几年来眼见制糖坊赚取了大笔的银钱,卫皇贵妃和二皇子叶潇眼红不已,一直想把制糖坊掌握在他们手里,私下里甚至让人威胁司农司的人交出甜高粱的种植方法。

“卫尚书还是看不上司农司吗?”罗云意好看的眉头越皱越紧,她不在司农司的这些年,看来王大人他们没少被人欺负。

“尚书大人一直就没把司农司放在眼里!”以前司农司是户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现在则成了户部人人憎恨的地方,谁让他们这帮司农官都是死脑筋,不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呢!

两个人说话的间隙马车就已经来到了西郊皇家田庄门外,下了马车谷雨扛着麦种,跟在罗云意身后往田庄走去。

罗云意看到西郊皇家田庄与六年前相比,肥沃的良田和各种各样的鲜花多了一些,尤其是金菊,随处可见,想来是王林采来酿酒的吧。

“王大管事,刚刚秦大人领着几位姑娘往田里去了!”王林正在田庄的酒坊里忙着,就听到下人进来禀告道。

“姑娘?”王林眼睛微眯,慌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就往田里去,莫不是那位来了?

远远地,王林看到田地里一位十五六岁姿色上乘的少女被王大人几位司农官激动地围着,一帮人不知道说着什么,显得很是热闹。

“王大管事,罗大人回来了!”周大人看到王林走近赶紧笑着说道,他们司农司的时运终于又要转回来了。

“罗姑娘,你终于回来了!”王林已经得了王皇后的口信,看着眼前有些陌生的罗云意笑着打招呼道。

“王大管事,别来无恙,您身体还好吧?”罗云意笑着和王林打招呼。

“好,好,姑娘一切可都好?”当年罗云意从西郊皇家田庄离开之后就再也没回来,王林是知道一些内情的,他也一直自责当时没有多个心眼就让黄公公把罗云意给带走了。

“我很好,听说您酿的菊花酒可是卖遍了整个大禹朝,年年都是供不应求!”罗云意笑着说道。

“这都是托姑娘的福,如果没有当年你赠送的酿酒方子,咱们西郊皇家田庄的日子也不会这样好过!”王林永远记得罗云意的恩情,西郊皇家田庄若是没有她,根本不会有现在的景况。

“罗大人,咱们还是先说说您这次带回来的麦种,您说这是新型麦种,亩产量能有多少?”王大人也不想打断王林和罗云意说话,但现在种子的事情更为重要。

“亩产量保守估计差不多两千斤,这一袋有二百斤左右,应该能种十亩地,田庄现在有十亩深耕好的闲地吗?”罗云意问道。

“有,有,而且我们已经都撒上了肥料,现在就可以播种!”周大人高兴地说道。

亩产两千斤的小麦,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几年虽然稻米和小麦的产量因为当初罗云意提供的一些方法有所提高,但亩产量最多也只达到五六百斤,与罗云意当初说的亩产千斤有些差距,现在这新型麦种的产量竟然能达到亩产两千斤,以后大禹朝的百姓何愁没有粮食吃。

“好,那我们现在就先把这十亩麦子种好吧!”叙旧的话可以留着之后慢慢说,种麦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王大人、周大人和秦观还有其他在场的司农官赶紧点头称是,找来罗云意六年前就让工部的人制作出来的播种机,牵来耕牛,然后将麦种播到了地里。

人多力量大,又有耕牛和播种机的帮忙,很快十亩地就种完了。

种完了地,罗云意又去仓库看了看今年已经收割打好的高粱,又去制糖坊瞧了瞧,然后才回到田庄里歇息一会儿。

“罗姑娘,喝口茶吧,这是雏菊茶,当年田庄里的一个小丫头跟着您身边的玉净姑娘学得!”王林让下人端上一壶热茶,亲自给罗云意倒了一杯,罗云意慌忙接过,这可是叶染修的叔公,自己可不敢托大。

“王大管事您别太客气了!”罗云意转手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并亲自端给他。

王林笑着接过,他虽然与王皇后、叶染修都有亲戚关系,但论身份地位自己见到他们都应该磕头行礼的,就是看到罗云意也应该行礼,因为她是朝廷命官,品级比自己大得多。

“师父,您尝尝这个,我刚从山里摘得!”罗云意和王林刚坐下饮茶,秦观拎着一个小布袋就跑来了,自从确认了罗云意的身份,他现在“师父”“师父”叫的很是顺嘴。

“什么东西?”罗云意好奇地望了一眼秦观手里的小布袋,看起来沉甸甸的。

罗云意将酒打开,然后给罗震倒满酒杯,笑着说道:“爹,这酒度数可不小,您少喝一点儿!”

“你爹爹我的酒量可不小,放心吧,这点儿酒还醉不倒我!”罗震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罗云意开酒的动作大家都看到了,于是都学着她的样子将各自手里的酒打开,先倒满一杯品尝一番,而且都决定把各自的酒瓶带回家收藏,这样珍贵的酒瓶可是难得一见。

“好酒,好酒!”喝完一口众人纷纷赞道,唯有罗勇峰咧着嘴皱眉说道,“这酒好辣!”

罗云意一看,发现罗勇峰手里的酒不是她刚刚分给他的那瓶,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自己从箱子里偷偷换了一瓶酒打开,结果酒太烈他喝了一口满脸通红,双眼都有些晕乎乎的了。

“五哥,这酒你喝太烈了!”罗云意想给他再换回来,这样的烈酒还是留着自己的爷爷和爹爹喝吧。

但是罗勇峰却不给她,舌头还开始有些打结地说道:“谁说的——这酒——这酒就适合我!”

“我来帮你尝尝适不适合你!”罗勇霆将自己的小酒瓶塞进怀里,拿起罗勇峰手里的酒瓶倒了一杯,既然说是烈酒,那应该适合他才对。

叶染修也把他的酒放进了衣袖里,然后也拿起一个空酒杯示意罗勇霆,罗勇霆微微一笑给他倒了一杯,这时罗勇霆的面前突然间又多出几个空酒杯,就连罗良承喝了一杯之后都把自己的酒藏起来了。

罗勇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手里的一瓶酒进了众人的肚子,而他却无力反驳,因为只喝了一口酒他就醉倒了。

酒足饭饱之后,罗云意将剩下的酒也都分给了众人,罗勇霆和叶染修几人都喝得大醉,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才起来。

孝和帝特许罗云意与家人欢聚几日,然后就要去司农司处理公事。现在是农历九月,秋播小麦快要进入尾声了,而这一次孝和帝让罗云意带领司农司的人负责整个京城的农事。

这天,罗云意被罗良承叫到了书房,她走进去的时候,看到两个身着劲装的少女恭敬地站在一旁。

“爷爷!”罗云意走进去之后先给罗良承行了一礼。

“意姐儿,这两个人以后就是你的贴身丫鬟,主要负责保护你的安全,你原来的两个丫鬟一个嫁给了梁王府的长风,一个嫁给了元仲留在了房州负责罗布的织染,你身边不能没有得力的人。”罗良承对罗云意说道。

“谢谢爷爷!”罗云意没有拒绝,相信经过六年前的事情,大家都不放心她一个人外出了。

罗良承示意两个丫鬟先出去,然后留下罗云意单独在书房。

“意姐儿,皇上封你为正四品的司农官,你以后有什么具体的打算?”罗良承看着罗云意问道。

“爷爷,师叔这一次给了我不少新种子,我听我娘说,之前我留在永岭的那些玉米、棉花还有水果、蔬菜的种子都没有试种成功,我打算在京城把这些新型高产的种子都种出来,然后再推广给百姓,提高大禹朝整个国家的作物产量。”罗云意将自己的打算对罗良承说道。

“好孩子,你这个想法极好,爷爷支持你,你做的是为国为民利在千秋的大善事,咱们罗家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只是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也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罗良承又突然笑着说道。

“爷爷,我还小,这种事情不着急!”罗云意笑着说道。

“你是不着急,有人可着急了!”罗良承意有所指地说道。

“爷爷,我还小,再说我刚与家人团聚,真的不想这么早就嫁人,您不会这么想赶我走吧?!”罗云意带些撒娇意味地说道。

“你就是终生不嫁爷爷也不会嫌弃你,在罗家永远都有你的地方,这里可是你的家。不过,修哥儿那孩子也等了你六年,他年纪也不小了,老祖宗这两年身体也不好,一直就想看梁王府能办喜事,添丁进口。爷爷很想留你,但爷爷也知道就算留也留不长,如果你没有什么意见,你与修哥儿的婚事就早些定下来吧。”这是罗良承思虑再三做出的决定,早点儿将罗云意的婚事定下来,也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罗良承的话让罗云意真的开始认真思考她和叶染修的终身大事,原本她是想先享受一下恋爱的甜蜜感觉,可在古代来说,叶染修和她的年纪都算是“剩男剩女”了。

“爷爷,只要是嫁给叶染修,我没什么意见,您和奶奶还有爹娘就看着办吧!”罗云意不再反对,先恋爱后成婚和先成婚后恋爱,只要是那个对的男人,怎么样都无所谓的。

“你就认定了修哥儿?!”真听自家孙女说出答案来,罗良承心里反而不是滋味了,女儿家外向,这话真没说错。

“不嫁给他还能嫁给谁,您都说了,人家等了我这么多年,不能白等不是!”罗云意傻呵呵一乐说道。

“你这丫头呀!”罗良承有些好笑地指了一下她的额头,他还真不舍得把自己这个小孙女给嫁出去。

罗云意从书房出来带着两个丫鬟回到了自己在罗家的院子,却看到长风也带着两个人等在院外。

“姑娘,您回来了!”长风还是和六年前一样,见到罗云意就是一脸谄媚逗趣的笑容。

“长风,你怎么来了?你家主子没事吧?”叶染修可是喝醉了被长风给拉回梁王府的。

“主子已经酒醒了,这不,让小的给姑娘您送两个人来!”长风指了指站在他身后的两名样貌不俗的女子说道。

“她们是什么人?”罗云意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