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山匪之祸(下)

“这些山匪太嚣张了,必须除掉!”平日里慈眉善目温和的梁老王爷此时脸上都是杀伐之气。

“太爷爷,这些鼠辈交给孙儿来处理就好!”叶染修决定先把壁冈山天龙寨的这伙山匪给清除干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和太爷爷都要呆在永岭,不能让这伙山匪坏了心情。

“嗯!”梁老王爷点点头,他相信以叶染修的武功,几个山匪还伤不了他分毫,再加上高大宽、雷战虎还有罗家那个小子,定是让那些山匪有来无回。

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罗云意依旧是早早起床,先去保温室看了看有没有破土而出的芽苗,然后背着她的小背篓去看水稻,中午依旧做梁老王爷爱吃的阳春面。

只是,不知是不是自己变得有些敏感多疑,她总觉得自家四哥罗勇霆眉眼之间都是压抑的兴奋神色,而四姐罗思雪则显得有丝紧张和不安。

“娘,下午我准备去镇上一趟,我还没好好逛逛永岭镇呢!”吃过饭,罗云意拿了一些银子,准备去永岭镇上买些东西。

“你一个人娘不放心,娘陪你一起去,正好娘打算去镇上的绣坊看看!”林菀清的刺绣手艺还是一位宫中老嬷嬷亲自传授的,当年她的刺绣功夫可是令别的名门淑媛望尘莫及,现在她打算接些绣活多少贴补一些家用。

“不行!”罗思雪慌忙大声地出声阻止,“你们谁都不能出村子!”

所谓“三山十八寨”,其中三山指的便是房州府城外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处鬼牙山、丰县永岭之地的壁冈山、房州兴岭县的浮凉山,而十八寨便是以鬼牙山罗刹寨、壁冈山天龙寨、浮凉山青云寨三寨为首的十八个山匪窝子。

其中鬼牙山罗刹寨的人数最多,足足有四五千人,不过这其中有大半都是走投无路或被逼上山的山民,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强,反倒是壁冈山天龙寨看起来只有一千多人,却各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悍之辈,抢夺的金银财物也是最多,而浮凉山青云寨有二三千人,因为占据易守难攻之地,又有各种杀人于无形的机关暗道,外人很难进入。

近些年随着房州的日渐衰落,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山匪的队伍倒是越发壮大起来,只是待宰的肥羊越来越少,山匪的日子也不好过,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敛财敛物的机会。

“自从发生涝灾之后,房州这边的水上就很少见载着货物的大船经过,你们船上不但有山匪最需要的粮食,还有金银之物,怎么可能不让他们眼红心动。”林诚想着那些粮食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回来了,说不定一进入罗刹寨就成了他们的锅中物,叶安口中的一箱金子倒是还有希望。

听完林诚一席话,梁老王爷感叹地说道:“十盗九民,山匪之祸国之祸也。”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做强盗,房州的山匪之祸在梁老王爷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家的不强盛造成的,如果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百姓们安居乐业又有谁甘愿去做强盗劫匪。

他又把目光转向那三分绿油油的稻田,幽暗的眼神瞬间又变得明亮起来,只要这神奇的稻种像罗云意说的那样高产,这世间的山匪定会少一些的。

当然,清除山匪不能只靠这些美好的心愿和想象,朝廷历来都是以强硬铁血的手腕来对付他们的,任由山匪胡作非为只会给国家黎民带来祸患。

林诚知道梁老王爷心忧天下百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为了大禹朝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了一辈子,少年时披甲上阵征战四方,是威风赫赫的“战神王爷”,功成名就之时却抛弃一切权力富贵,做起了为民请命的“布衣王爷”,如今在耄耋之年不享天伦却日日为国为民劳心劳力,还被人称为“败家老王爷”,这样的一个人令林诚打从心底里敬佩。

如今的林诚和自己的主子林洪文的想法一样,除了复仇之外就是保护好林菀清一家,不过要是梁老王爷想要对付山匪,他也会不遗余力地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