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还可以接班,小姑娘肯定是刚刚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她对于一中的学生肯定是比较羡慕。这个时候,她主动的跑出收款处,跑到库房找了一个帆布做的邮袋,然后叫了一个脸上满是青春美丽疙瘩痘的小伙子,把所有的书装进去,扎好口。然后痘哥儿一哈腰就搬起了书袋,腰都挺不直,踉踉跄跄的出了门,奋力把书袋放到车后座。雀斑小姐姐找了根塑料绳三圈五周的把书包绑的结结实实的。
“好了,小弟弟,我叫赵倩,下回来买书直接找我,我这没有的记下书名,我给你进”。
“谢谢倩姐,我叫刘海滨,我还会来麻烦姐姐的”。
刘海滨觉得卖萌有点可耻。他心理年龄比赵倩大二十来岁呢。可他还是没有啥心理障碍的叫了出来。
挥手作别赵倩和痘哥,刘海滨先是找了个地方好好的吃了一顿。然后驮着书一路颠簸,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
很巧,母亲就在门口闲坐,虽然秋老虎还是肆虐,但毕竟已经不是那么闷热,所以大蒲扇已经收了起来,树荫下倒也凉爽的很,阳光透过树叶照过来,在地面上形成了斑驳的光斑,树上的蝉还在鸣叫着,可能是悲痛生命的即将结束。树下的人偶尔会被淋在头上脸上蝉的汁液。
这个时候麻将还不流行,人们只是说说闲话,家长里短。
见到刘海滨小心的下了自行车,海滨母亲赶紧上前接过自行车,“啥东西这么重?”她对于海滨多半天没有在家并不是特别在意。这是一个小学生上学没有家长送的年代。也是一个人口迁移很少,村里很少有陌生人来以至于人们对于孩子们的安全很放心的年代。
“妈,买了点练习册。我没题做了”,刘海滨解释了一句。母亲也就没再深究。她还是追问了几句关于书价和新自行车的问题,她也对于刘海滨的新衣服有些看法。
海滨妈妈是个纯朴的农村家庭妇女。相夫教子是她一辈子的追求,她没啥主见,只是一味地疼爱儿女,辛苦劳作。
但她也不是那种特别古板特别吝啬的女人,她喜欢看红楼梦,她也愿意让儿女过得更加体面一点。只不过原来家庭的重担,大笔的外债让她直不起腰。
现如今虽然她还是对于刘海滨乱花钱稍有微词,但既然儿子花的钱大部分都是花在学习上她也就释然了。
她猜肯定是刘海滨昨天没有完全交账。肯定是偷偷留了一头二百的,没乱花就好。反正今天上午海滨爸爸临走的时候是带着存折和户口本走的。
等到傍晚他回来的时候就会带着现金回来,今天晚上多跑几家,就可以把近处的欠债都还清了。至于娘家兄弟的钱,要等到八月十五回娘家看望海滨姥姥姥爷的时候再带回去。到那个时候就是无债一身轻,托老天爷的福,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