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如若不信,夫子大可当场考验

千金小娘子 庄悠 1142 字 12个月前

什么叫做学?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才叫做学。

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够背诵这些经典就很不错了,居然连其中的意思都能明白,这可就十分难得了,几乎能说是个神童了。

“是的,如若不信,夫子大可当场考验。”云峥说的一脸自信。

“好,如此,老夫便出题考验一番,若是过了,老夫便收下他。”见云峥如此自信,古夫子对小云旌也起了几分兴趣。

“那便劳烦夫子了。”云峥一脸自信的应下,小云旌从小就是他教导大的,能力如何,他自然清楚。

“小旌,夫子说要考察你,你不用怕,就像平日里嫂嫂考你时那般回答就可以了,知道么?”这边,庄珺摸着小云旌的脑袋轻声说道。

“恩,小旌明白的。”小云旌认真的点了点头,就对着古夫子恭敬行了一礼道,“请夫子出题。”

“好。”

小云旌的从容态度取悦了古夫子,他满意的点点头随后道,“让你背诵通篇文章太费时间了些,老夫便从中选出句子来,让后你按着要求回答便是。”

“是。”

闻言,小云旌点头应下,手却微微握了起来,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总归还是有些紧张的。

“恩,第一道题,《三字经》中,廿一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此后的四句是什么?”

古夫子想了想之后问道,“还有,解释一下这四句话的意思。”

“之后四句是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

小云旌一听,不假思索思索便流畅的背诵出来。

接着用稚嫩却咬字清晰的声音一字一句解释道,“意思是说,钻研历史须考证考据,通过古今对比,做到好象亲眼目睹般的明晰,口中默诵,心中推敲,早也研究,晚也推研,从早至晚,苦究不辍。”

“好。”

见小云旌回答的如此流畅,古夫子可算是有些相信了,眼中光芒大盛,接着问道,“你既会九九表,那老夫便再问你个算术题,有一个老汉,每日打柴三捆,那么他七日共可打柴多少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