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玉龙柱

乡村小神棍 猫大师 3528 字 12个月前

杨世豪继续道:“那位风水师在离开时,为了感谢村长,就把这山上有汉白玉石的消息,透露给了村长。村长当时半信半疑,但派人到山中探察,终于发现了这山腹里,竟然真的储藏了大量的汉白玉石,是一处极其丰富的汉白玉石矿。”

“以前,我们村是个贫瘠的地方,即没有什么特产,又地处偏僻,村里人很多都是穷得揭不开锅。”

杨世豪脸现感慨:“但是,自从发现了汉白玉石后,村里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家也逐渐富裕了起来。到了清朝时期,这里更是成为建造皇宫的御用汉白玉矿。”

众人一个个凝神听着,矿洞里一片寂静,只有杨世豪那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在回荡:“不过,自从成为皇家御用的矿场后,汉白玉的开采量也大大地增加。不但原先我们村里的那些开采石料的工人全部投入了生产,而且,从外地招来了无数的工匠,一起开采这里的汉白玉石。”

“然而,就在开采不断扩大的时候,矿场里,却是出现了大事故。”

杨世豪微微摇头,语气变得低沉起来:“据村里老人说,那时开采石料,总会莫名其妙的失踪采石工人。最初还是十个八个,但是,后来竟然一下子消失了上百个。”

“有这样的事?”

众人一阵惊疑,脸色也变得更加的古怪。

“是的!”

杨世豪点头:“据说,一个月下来,原本的数千采石工人,竟然消失了一半。这下,把所有人都给吓坏了。到了这时,就算监工使用任何手段,也没有人敢下矿采石。”

“最后,这事不得不上报给了上面。”

杨世豪继续道:“据说,后来是清宫里派出了一位国师,是位风水大师。他亲自来到了我们村,在探察了此地的情况后,说是矿洞中有邪祟作怪,必须镇压才行。否则,采矿之人,就会被邪祟侵蚀,从而出现西奇古怪之事。”

“为了镇压邪祟,那位风水大师,就设计了一个风水局。”

杨世豪的眼眸亮了起来,手指指向了面前的这根巨柱:“这就是玉龙擎天柱。按那位风水大师的说法,有这根玉龙擎天柱镇在这里,无论是什么邪祟,再也无法作乱。就能够在此处开矿采石了。”

“正是听取了那位风水大师的意见,原先采石的工人,全部投入了雕刻玉龙擎天柱的工作中。在短短的一年内,就完成了这根玉龙擎天柱。”

杨世豪的声音变得有些亢奋:“果然,自玉龙擎天柱雕成后,矿洞中最也没有发生人员失踪的事情,以前多发的事故,也一下子少了起来,这才完成了开采的工作。而我们村也从此就改名叫玉龙村。”

“原来是这样!”

众人恍然,望向眼前这根巨柱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感觉上,这很是玄乎。但是,在场的人,都隐约知道一些玄门的事,所以,却也不敢置疑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其实,这个传说虽然现在都是村里的老人流传下来的,但是,在当初,据说在山顶上,还有一块石碑,就记载了这件事。”

杨世豪叹了口气:“只是,后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那块石碑在破四旧时,被当成迷信给破坏了。现在山顶上还残留着石碑的一个基座。”

“嗯,看来这玉龙柱挺厉害的。”

众人此刻已是大感兴趣,也全部围了上去,细细地察看起了这根巨大的汉白玉石柱。一时间,大家啧啧称奇,被这根巨柱精细的雕刻给吸引住了。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一边的张横此刻却是眼眸骤亮,望向眼前这根巨柱的眼神,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听了杨世豪的话,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张横已完全弄清了这根汉白玉柱的作用,也了解了它的力量来源。

{}无弹窗

“怎么会这样,啄米针,竟然是啄米针!”

张横喃喃着,神情很是异样。

此刻,他手腕上的伏以神尺,那枚司南针,正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在颤动。它遥遥地指向了东南的方位,却不象先前那样狂转乱旋,而是象鸡啄米一样,不停地上下震动,看起来很是怪异。

这种现象,在风水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那就是叫啄米针。

啄米针这还是张横第一次遇到,但这却意味着,此处有一种强大的存在,它散发的气场,让司南针都仿佛感受到了畏惧。之所以会不停地象鸡啄米一样上下震动,按伏以神尺点星诀的记载,这是它在表示一种臣服,就象是人在叩头一样。

这样的事实,如何不让张横心头震惊?

“张少,怎么了?”

问了好几遍,见后面的张横毫无回音,樊元江不禁很是诧异。

“樊大哥,你说什么?”

张横总算回过了神,但他却完全没有听到樊元江到底在说什么。

“我前面出现了三条通道。”

樊元江只好把情况重复了一遍:“我们应该往哪儿走?”

“嗯,向东南方向的这一条走,也就是左边的通道。”

张横微一沉吟,立刻做出了决定。

伏以神尺的司南针的异相,让张横大感兴趣,他还真想不出来,这片被废弃的矿洞里,会存在着什么强大的东西?

“好!”

樊元江没有犹豫,打着狼眼手电,向左边的通道里走去。

通道依旧如前,低矮而曲折,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上下左右的岔道。

不过,樊元江对差道完全不理会,按着张横的指示,就沿着向前的通道一直前行。

大约半个小时,前面的洞口突然传来了呜呜的风声,原本在低矮通道中的那种压抑和气闷感,也一下子消失。

“前面有圹井了。”

樊元江心中一吉,加快了脚步。

果然,再前行了十几米,眼前豁然开朗,又一个方圆在数百平米的矿洞出现在了那里。

众人陆续从通道中走了出来,在矿灯和手电的照耀下,打量起了四周。

“这是什么地方,好象不是矿洞啊!”

杨世豪走出了通道,望望四周,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