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好歹带几个吧?”大太监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在他的地头,居然有人敢对他瞪眼。
“那你看着安排吧,别安排太多啊,我家地方小,住不下。”李诚这戏真好。
大太监低头的时候,心里感慨不已,李世民肯定知道了,但是却很随意的回三个字“随他去。”这还有啥可说的?拐带了公主和皇子,居然一点事情都没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李治怎么看都是个富贵王爷的命运,李明达则是李世民的心头肉。
所以呢,这俩熊孩子,只要不点了大兴宫,就随他们去好了。再说了,有李诚带着,能带歪到哪去?多少人家的孩子,想请李诚教都没机会呢。李世民最感激李诚的,还是李明达的身体。小公主自幼体弱,现在却看着很健康,都是李诚的功劳呢。
不管怎么说,李诚一个外臣,在大兴宫里横冲直撞,却屁事没有。“圣眷”二字,深入人心。最终拐带公主和皇子的行为,变成了合理合法。两人各自带了八个随从,李诚深表不满,但是没有拦着随从跟着。
看起来李诚很胡闹,实际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你让李诚拐带太子出去玩看看?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这俩完全没有威胁,李诚却愿意跟他们相处,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出了大兴宫,两个小的立刻就像松了辔头的野马,还要什么规矩啊?
“李自成,我要去西市玩。”“师傅,我要去吃醉仙楼的酒席。”
“呵呵,你们的要求还不少啊?走了,全部都满足你们,今天某家大出血,想买什么都不是问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李诚豪迈的一挥手,带着两个小人杀向西市。
买买买。两小的算是尽兴了。李治买了不少书,都不是正经书,全是画本。还买了马鞭、辔头、马鞍一类的东西,李诚答应带他出城去骑马打猎。
李明达则买了很多小玩意,女孩子嘛。可惜的是,唐朝的小吃很少,几乎没有。就算有,李诚也不敢让她乱吃。不过李诚还是为李明达的口福做了安排,买了十几只鸭子,准备回去卤鸭子。一干随从也没白跟着,谁都没拉下。
李诚不是收买人心,而是提俩小的收买人心。给钱是不可能的,太明目张胆了。醉仙楼吃一顿好的,打道回府,到了家里找来裁缝,给这些随从每人做两身棉布新衣裳。
交代完毕之后,李诚去了厨房,给俩小的弄好吃的。后厨这边已经先准备上了,鸭子杀了,开始褪毛。要说这鸭子什么都好,就是褪毛麻烦。好在家里人多,七手八脚的,一人一只鸭子,天黑前都收拾停当了。
吃了晚饭,李诚忙活开了。大锅架起来,各种香料准备齐了。不就是卤菜么?没难度!
第四百六十三章横冲直撞
“滚!”一个镇纸伴随着李二的怒吼飞了过来,李诚一抬手稳稳的接住:“谢陛下赏赐!”嗯,羊脂白玉的,好奢侈,赶紧往怀里揣,这叫贼不走空。
走门口的时候,李世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了:“竖子,且慢。”
李诚赶紧回头:“陛下回心转意耶?”李诚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李世民四下找板砖,桌子上都是好东西,方才丢一个出去都心疼死了。辣么大一块玉!
李诚尴尬的笑着,眼神里却在跃跃欲试,这次又丢什么好东西。很遗憾,李世民没找到板砖,在地上扣一块砖的难度不小,没找到四十米长的大刀,悻悻的放弃了砍死李诚的念头。
“竖子,高句丽、新罗、百济的使团都来了,都住在鸿胪寺。你最了解情况,去协助鸿胪寺接待。”李世民还是把正事放在前面。李诚啧了一下嘴:“陛下,臣以何名义去协助,又以谁为主呢?”都说了是协助,李诚还这么问,不是傻么?
李世民当然不觉得他傻,这小子是要夺权呢。也不对,这小子是想在半岛问题上搞事。
“朕就让你去看看,别给朕捣乱。”李世民悻悻的表示自己的意思,李诚却不依不饶道:“陛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臣总要有个说法吧?”
李世民很恼火,但是这家伙说有他的道理,把火气压下来,李世民想了想道:“朕给你道手谕,代朕观风。”说着拿起笔墨,刷刷刷的写了一张纸,内侍叠好了,交给李诚。
“记住了,只是观风,不是让你主事。”李世民觉得还是给这小子带个辔头为好,不然鬼知道这小子能整出什么事情来。要知道,半岛三国之争,李世民是乐见其成的。尽管国力已经很强大,但是一时半会的,还真腾不出手来收拾高句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一个借口。高句丽很奇怪,没事就尥蹶子,但是唐朝派使者去呢,又态度恭敬。安静一段时间,回头继续。基本上还算是恭顺。这样以来,李世民的外交政策中,高句丽就够不上军事打击对象了。
之前的高昌,也是反复的给机会,可惜鞠文泰不珍惜。高句丽不像高昌,至少面子上做的极为恭顺,唐朝政府只要威胁一下,就会老实一段时间。
李诚明白了,李世民连个官都没给,就是给个名义,“代朕观风”。什么意思呢?你去看看,有什么动静,回来跟朕说。眼下大唐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内政之上。高昌之战后,李世民一时半会的还没有连续动武的心思。
要说这次高昌之战,李世民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干的是真漂亮,对于西突厥的威胁,李世民以赞助薛延拓的方式,从侧翼给予压力。唐军主力三万,以万里跃进的姿态,深入西域,一战成功。值得称道的是,来来回回加上战损,不过一成。
这简直可以称为奇迹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李诚。站前充分的准备,战时神奇的操作。这小子,简直就是个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