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所求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00 字 10个月前

这点李泰表现的很聪明,他要是插手吏部的事情,李世民真要怀疑他出问题了。

“自己看着办吧。”李世民挥挥手,把李泰给打发了。既然不是那么受重用的,就没必要非要撵走萧未央。毕竟李泰是要名声的,贤王啊。礼贤下士,样子要做出来的。至于他对李诚的不满呢,李泰今后冷落萧未央就是了。

虚惊一场的李泰出了皇宫,立刻回到府邸,找来萧未央问话:“萧先生,父皇今天找孤问起你的事情,以后行事注意一点。人前,孤会对萧先生冷落一些。”

萧未央也是吓出一身的冷汗,什么时候被丽景门给盯上了。仔细一琢磨,明白了,赶紧解释:“应该是在下前些日子,频繁出现在李庄,引起了丽景门的注意,以后一定收敛。”

李泰一听是这个,立刻皱眉道:“萧先生,自成先生那边,还是别轻易去碰他。父皇对他很看重,徐徐图之吧。能引为孤之助臂自然最好,如不能,则耐心等待。眼下还是太子那边的事情最重要。”

萧未央赶紧道:“回殿下,在下明白。太子那边,消息一定抓紧了。”

萧未央是有帝师梦想的,但是他不是没机会么?李承乾那边没资格,只能在李泰这下注了。萧未央在文学方面遭到重创后,他的野心进行了修正,就是培养出一个皇帝来,现在看来李泰的机会很大。

要想全面的压制李诚,就得让李泰做皇帝,那时候李诚在他面前,还不是予取予求么?

萧未央不禁憧憬将来了,心里同时很遗憾的想,上一次居然没有干死李诚。

出征的日子终于到了,李诚早早起来,整装待发。崔芊芊在前,武顺、秋萍、崔媛媛在后,冲李诚道福:“预祝郎君凯旋而归,平平安安。”

时间还早,天都没亮呢,李诚谢过诸位娘子,叮嘱一句:“家中事,拜托诸位娘子了。”

告别诸位娘子,带着十余随从,策马出城,直奔军营。卯时还差一炷香的时候,李诚到了城外的军中大营,侯君集这里点卯之后,点将出发。

初冬的早晨,寒意袭人。口中喷出热气,李诚进了大帐。侯君集这边人都到齐了,看见李诚,便露出笑容道:“自成,这一次西征,兄弟们得拜托你了。”

侯君集这话,可不是无的放矢。

第四百三十一章有所求

“所谓精兵,应该是任何条件下,都能拉的出来,顶的上去,不论对手是谁,不论环境如何恶劣,都能战而必胜!”李诚的回答,铿锵有力。

李世民被这句霸气的话感染了,他也是马上打江山的皇帝。真要有一支战无不胜的精兵在手,那是何等的爽!何等的霸气!

等等,李世民突然反应过来了,瞪眼道:“为何是《新兵操典》,难道不该是《精兵操典》耶?”李诚面对这个问题,微微一笑:“陛下,臣不是针对谁,而是指大唐所以的官兵,在这本操典面前,都他娘的是新兵。”

李世民突然好想打他一顿,但是这话为何听了特别的提气呢?不等李世民相好,李诚已经默默的后退,李世民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前面。

没时间多想了,李世民宣布放假,并且打赏一番。台下六千官兵,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大唐威武,陛下万岁!”李二在欢呼声中觉得浑身毛孔都张开了,真爽啊!

尽管没有混过体制,但是李诚还是很会做人的。有露脸的时候,一定是要让给领导的。有功劳,那就是领导指挥的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功推于上,过则自己扛。

李世民越看李诚越顺眼,之前不听招呼的一点不高兴,都丢到九霄云外了。小伙子很不错嘛,一看就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还是拉金屎银尿的那种。

送李世民离开的时候,李诚被李世民低声问一句:“此操典,可为传家至宝,自成却献于朕前,不知可有所求?”这话不是乱说的,这个时代的兵法,那绝对是私人的珍藏。一般的书籍,如果不是印刷术的出现,就得用手来抄写。

“陛下,臣自然是有所求的。”李诚看似赶紧顺杆子往上爬,实则这才是正常反应。要是无所求呢,那李世民就得怀疑这家伙的居心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好啊,你求个甚么?”李世民心情很好,打算答应李诚不是太过分的条件了。

“陛下,臣料定陛下要来看军演,这才准备的操典。所求者,武顺的诰身也,如果陛下再大方一点,给武顺还没诞下的儿子,再求一个荫萌。”李诚很诚恳的说完了要求。

李世民直接听呆了,居然是这个请求?没曾想,看似风流的李诚,对身边的女人居然这么好。拿出这么一个可以传世的练兵操典,为武顺求一点好处。本以为他对崔芊芊最好了,想不到用情最深的,居然是武顺。

说起来,武顺没能做正妻,主要原因还是出身不好。太上党的余孽嘛,大家都理解。武士彠勤勤恳恳一辈子,哪边荒凉去哪边,做一头开垦的老黄牛。等到他因为太上皇病死,感念太深而郁郁至病故,李世民还夸他忠贞。

这种针对太上皇的忠贞,自然是越好越好,但是最为皇帝,必须夸奖一番,做个样子。

“陛下,臣之所求,不足为外人道也。”李诚又补了一句,言下之意,不要告诉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