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面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264 字 10个月前

“候尚书,管管你的人,居然敢对晋王动手,要不是我及时拦着,晋王挨了打,后果不堪设想。”李诚真是恶人先告状,李治听的眼珠子一阵乱转,心道还能这么操作?明明是我打的人,居然还能先告状。

侯君集看见李治,赶紧上前来行礼。其他两人也先后行礼。“臣薛万均,臣契苾何力。”

无关人士一看来了个王爷,纷纷行礼后告退。现场就剩下六个人,侯君集脸色难看的踹了一脚门子:“滚回家去领军法!以后不用你跟着。”门子连滚带爬的去了。

回头侯君集眼神不善的看着李诚道:“怎么着?自成带着晋王打上门来,侯君集哪里得罪了自成么?”这厮也是够了,根本不问情由,直接发难。

李诚平静的看回去,嘴角挂着冷笑,李治一看这阵势,开始有点怂,想着又站出来,指着侯君集道:“孤随师傅行走,所到之处无人阻挡,到了这里却被人拒之门外不说,恶语相向,动辄挥拳要打。此事,孤自会想父皇禀明。”

一番话说的李诚脸上露出笑容,侯君集尴尬的不行,本意是为难李诚,不想把李治给弄出来了。“殿下勿怪,臣这不是在了解情况么?”李治冷笑:“了解情况还把门子赶走?”

侯君集被问住了,薛万均赶紧上前开口打圆场:“自成来此,所为何事?”

李诚也没把事情闹大的意思,笑着看一眼李治:“给各位看点东西,殿下要来,就带来学习学习。”侯君集这才赶紧请两人进去,一行人进了里头,各自落座。

“就是东西,各位看看。”李诚把两个布袋子丢桌子上,让三人看。侯君集拿着袋子看看:“什么东西?”说着话打开一个袋子,伸手进去抓一把,拿出来一看就愣住了?

“这啥?”李诚笑而不语,李治一看三人都不懂,心里对李诚的佩服又达到了一个高度。师傅就是师傅,弄出来的东西,三个大人物都看不懂呢。

“尝尝就知道了。”李治忍不住开口,侯君集诧异的看看手里的炒面,往嘴里倒了一点。砸吧几下嘴之后,反应过来了:“这是干粮?味道很不错啊,还有股子鲜味。”

这一下薛万均和契苾何力也好奇了,各自弄一点往嘴里倒,尝了味道后。薛万均忍不住道:“确实是有鲜味,这干粮不错,能保存多久?”

三人脸上都露出喜悦的表情,这一次打高昌,最头疼的就是后勤问题,尽管这是李诚负责的,但是三人也不敢怠慢。

李诚笑眯眯的说了一句,三人顿时大吃一惊。

第四百二十五章炒面

初期筹备的琐事很多,跟各大衙门打交道的事情,一股脑的都丢给了李义府。

李诚又一头扎进厨房了!要说这个厨房,李诚已经很久没来过了。厨娘差点跪下了,李诚才放弃亲自动手的念头。一番折腾,交代厨房准备各种材料,等他回来处置。

离开厨房,李诚又奔着后院去了,到了秋萍的院子里,李治在秋千上摇晃着,手里拿本书在看。晋阳和安乐正在疯玩,沙池里滚的一身是汗。李治时不时的看两个小的一眼,嘴角挂着微笑,丫鬟宫女在一旁干着急,没一个敢上去阻止的。

“师傅!”李治看到了李诚,赶紧从秋千上下来。

晋阳也停下来:“李自成,陪我玩。”小安乐傻乎乎的笑着,跟着喊:“玩,玩!”

“你们玩,我有要紧事,要给大军准备干粮。”李诚随口回答,秋萍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个长条的布袋。看过老电影的都知道,当兵的背着一条布袋子。

“师傅,弟子能跟着去看看么?”李治提出要求,晋阳没兴趣,拉着安乐继续玩。五六岁的小姑娘,再聪明懂事,那也就是个小姑娘。啥都没有玩重要!

“嗯!”李诚看了一眼布袋:“手艺不错,挺结识的。”夸了一句,秋萍微微一笑:“这算什么好手艺,又不是绣花。”挥挥手,招呼一声,李治丢下书跟着李诚走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时候,粮草都是首先要解决的事情。牲口也好,人力也罢,都是有限的。一个人或者一头牲口,携带的粮草是有限的。所以啊,要在有限的运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多带粮草。”李诚很自然的给李治上课。

“明白了,师傅!”李治倒是和好学生,话不多,学习很认真。缺点就是性格软了点,不过李诚相信自己能培养出一个坚毅的太子来。历史上的李治由李世民亲自带大的,但作为皇帝是很忙碌的,没有多少时间带孩子。

所以呢,李治多数情况下,还是跟着宫女和太监一起生活。这些人伺候人是没问题了,但是对皇子和公主们的性格影响,好的因素少的可怜。

李诚又去了库房,去了一个坛子,打开一闻,腥味有点重。但这是好东西啊,李诚特意让人从登州弄回来的海肠子,晒干后磨成粉末。这东西不能完全替代味精,但也有六七成的功效。在这个时代,也只能用这个了。

李诚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弄点携带方便的调料,现在看来用处似乎更大一点。厨房里头,其实这东西发挥的作用不大,老一辈的厨师,哪个没有吊高汤的手艺?也就是现代人偷懒,厨师才会图省事用味精。

“闻闻看!”李诚把坛子递给李治,熏的李治皱眉头:“这是啥?黑乎乎的,味道好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