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李诚一套一套的,办法拿出来之后,松州军政大员们都眉开眼笑,动力十足的投入了工作中。最后不免感慨,这仗打的太值得了!
禄东赞也在松州,住在了驿站之内。而且他再三要求见李诚,得到的答复是,李诚很忙,没空见你。禄东赞觉得这是假话,实际上人家李诚真的很忙。
肩负着松州地方军政大员,以及军方上下的口袋充实度的重任,你说忙不忙。
其实李诚也不算忙,他就是动动嘴,别人跑断腿。这个跑断腿的人之中呢,就包括了一个裴行俭。年轻的裴行俭,还不是后来那个打仗很猛,做官猛到敢于怼武则天的主。
裴行俭现在的职务很简单,就是给李诚做助手。这不,裴行俭得了命令,又到驿站来宣布一个噩耗,从今天开始,驿站的房子租金上涨,食物价格上涨。本来驿站对于外藩使团是免费的,李诚告诉松州地方官员,这不是还没得到陛下的承认么?所以要
收费。并表示,今后所有来朝贡的外藩,都不免费接待。
禄东赞抓住机会,塞过来了一块绿宝石,裴行俭最近收这种好处太多了,已经麻木了。
“说了很多次了,自成先生不愿意见你,怎么就是不信呢?得,我回去再问问。”
年轻的裴行俭,最近一段时间三观毁的比较厉害。跟在李诚身边才知道,以前他是多么的幼稚。那些土司和头人,拿着钱来赎身,你还得排队。排队是小时,还要看李诚心情如何。
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啊?但是松州地方表示,这样很好。土司头人多住一天,他们就多赚一天的钱,恨不得这些人住到天荒地老呢。
第一个聪明人给裴行俭行贿之后,其他土司和头人都这么干。裴行俭傻乎乎的还要上缴给李诚,遭到一个白眼和一句嘲讽:“你傻啊,给你发财的机会,你都不会把我?我差你这点开门钱?”相比之下,自己去李诚那骗点字画去泡妞的小把戏,何等幼稚啊?短短十日之内,裴行俭的收入是他过去十年收入的总和。这钱来的太容易了,李诚的门,没有裴行俭同意,谁都进不来。拿钱拿到手软的
裴行俭,三观尽毁,但为何觉得很爽呢?
以前在长安,看着别人一掷千金,就为了美人一笑。现在,自己还需要去骗李诚的字画么?完全没必要,只要扛着住所里那一箱子宝石去平康坊,什么样的妹纸不扑上来在怀里扭。
还有一个就是丫鬟了,最近一段时间,裴行俭光丫鬟,就收了二十几个。都是土司和头人的女儿,或者是妹妹。这些人就一个要求,尽快赎身回家。
至于这些丫鬟,裴行俭这边随意处置,用完了,腻味了送回去也行,有孩子土司头人负责养。愿意带走也行,再不济,玩腻了,卖了也行啊。
总而言之,这些人一天都不想在松州待下去了。难道说,松州的日子不好过么?错,大错特错,不是不好过,而是很好过,只是太烧钱。
群相的分歧点,不在于要赔多少钱,而在于吐蕃是否会接受李诚提出的条件。如果接受,一切都好说,大唐里子面子都有了,不接受,谁来接着往下打,如何执行李诚的战略。
再有就是李诚这个战略看似可行,具体到执行,其中存在很多难点,如何解决?
争论不休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主张全盘接受李诚的建议,不服就怼到底。一个阵营则主张,大唐的重心不在西面,应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边患,集中内政发展。
大白话就是,前者的态度,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后者的态度,你们不要总想着搞事,总想着建功立业。打仗要花钱,你来挣钱给我看看。
前者的代表自然是侯君集,热衷于建功立业,文治武功,他选择了武功。
后者则人数众多,魏征、马周、褚遂良等等,占了宰相的一大半人数。这帮人倒不是说怕吐蕃,而是觉得没啥好处,适可而止吧。吐蕃那个鬼地方,无利可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然你看看高昌是怎么亡国的?不就是堵在丝绸之路上,还勾结西突厥搞事么?特么的这个怎
么忍啊?断绝了丝路,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啊?
搞他,往死里搞。然后,侯君集带着一票人打上门去,再然后,侯君集被弹劾了。
那就不是屠城那么简单的事情,古代打仗,破城后三日不封刀这种事情,太常见了。远的就不说了,最近的是二次g那会,张勋打金陵,许诺就是“三日不封刀”。
这句话包涵的意思是什么?至少是识字的人,都能看的懂。
这还是内战啊!对外扩张的战争中,侯君集搞的那点事情算个屁啊。无非就是这货吃的太饱了,吃撑着了,还坚持要吃独食,这个怎么忍?
有的作者悲天悯人的,说什么侯君集搞屠杀,那不是扯淡么?古往今来,都这么干。你非盯着一个侯君集不放?无非就是有圣母病,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历史的真相。或者说是读书太少,读书不求甚解。侯君集倒霉就倒霉上吃独食吃的太没分寸,你吃就吃呗,皇帝那份你都吃了。你不死谁死?就这么简单,其他的都是扯淡。什么仁义道德,翻翻史书,仁义两个字下面藏着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仁义背后
藏着的是“吃人”。
所以,李诚没有被搞,还有人站出来保护他,不是李诚有多为圣母,而是因为李诚不吃独食。那些没事就怼人,干啥都要吃独食,得理不饶人的主角,怎么活过一千多章的,真是不可思议。
吵架归吵架,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毕竟关系重大,最后折中的了一下李诚的意见。
结论如下:允许吐蕃使团进京请罪,但是赔偿要增加,就按照李诚的数字来。
松州,李诚没住在军营里,而是在货栈的后院里呆着。不是他不想住军营,而是牛进达等人不让他住。为啥啊?要挣钱啊,缴获那么多东西,上报的只有牲口。
这帮吐蕃人抢了吐谷浑和各羌,哪个不是肥的流油。抓了那么多俘虏,其中不乏土司和头人,这些人怎么处理?就这么放回去?别闹好不好?大家一商量,李诚出了个主意,好办啊。俘虏先干活啊,战场要清理,他们来搞就是了。道路要修缮,俘虏上啊。那些土司头人,不用干活,毕竟身份“尊贵”嘛。他们干啥呢?给家里写信,让人送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