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龙骨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28 字 10个月前

说着一指船坞道:“这是平底的沙船吧?挂的也是硬。我见过西边大食人的尖底海船,挂的是软帆,也叫做三角帆。”

“尖底船?这倒是新鲜,老汉没见过。软帆不中哩,吃不住劲,跑不快。”杜老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说话的时候底气很足。李诚点点头道:“您说的都对,西边的海况和这里不一样。”说着拿起跟木棍,在地上画了个图道:“您看,这是北海,陆地就像一个巨人,伸出双手抱住了北海。大食人面对的红海和地中海,他们是海上最

敢于冒险的商人,需要走远海的时候很多。”

“远海?还能多远哩?往东去,再远点就是矮人国哩。”老汉有点不服气,觉得李诚在忽悠他。李诚听了忍不住笑道:“这大海可大着呢,到了倭国再往东,是一片大洋,叫做太平洋。跨度好几万里呢。”

如果别人这么说呢,老汉能喷他一脸的口水。但是李诚一个贵人,真的没必要骗他。所以老汉点点头道:“贵人说的,想来是对的。”还是有点不服气。

李诚哈哈大笑道:“老者,不较这个劲,我觉得吧,您这船啊,还能往大里造。五百料小了,可以造一千料的。”

杜老头听了忍不住翻白眼:“贵人,老汉可没老糊涂,一千料的船,哪来那么大的龙骨?”

李诚点点头:“您说的都对,确实找不到一根整料来做龙骨,但是您有没有想过,把两根或者更多的料榫接起来,做更大的龙骨呢?”

杜老头的表情就像是被雷劈了一样,顿时呆呆的坐在那里。整个脑子里都是混沌的,这样也行么?不行啊,老一辈教的东西里头,就没这个。李诚见他如此,也不去打扰,造船最关键的部件就是龙骨,想造大船,就得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李诚站起来,打算随意走走,不想对面一个妇人站着,模样倒是不差,就是皮肤黑了点。这妇人胆子挺大

,直接问:“你说的龙骨,世上真的有人这么做过么?”

李诚指着来路道:“这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汤来弟没想到李诚这么回答,当时就傻在原地。李诚走过去的时候,她脑子里还在激烈的斗争中。是啊,以前也没有海匪的女老大啊,现在不是有了么?

嗯,他人呢?汤来弟赶紧四处张望,看见李诚站在船坞边上,正准备过去呢,被杜老头一把拽住,目露凶光:“汤家的,你要作甚?”

汤来弟一脸的强硬,低声顶回去:“关你甚事?杜老头,造你的船,少管闲事。”

杜老头嘿嘿嘿的冷笑道:“汤家的,要不是你家大人与我有旧,如何会接你的船来做?不想日后这船在海上漏水沉了,就别在老汉的低头闹事。这位贵人,你怕是招惹不起?”

汤来弟冷冷的看着杜老头,久久不语,哼了一声,转身走了,没有再追着李诚去。杜老头见她带着几个人缓缓的走了,眼神里露出一丝担忧来。之前的惊喜全都没了,这女人外号是黑寡妇,短短五年时间,海上几个岛都被她占了。原来的几个海匪老大,都给她弄死了。其中有两个,就是死在跟她成亲的夜里。

平静的海湾里,船坞上人群在忙碌。海鸟似乎习惯了人群,并不害怕,大胆的落在人群边上寻找食物。海鸟的食物是地上的一堆干馒头碎屑,撒下最后一把碎馒头屑后,汤来弟拍了拍手。黝黑的脸上露出

一丝难得的柔软。

踢踢踏踏的马蹄声,惊动了船坞的人。汤来弟黝黑的脸上泛起凝重之色,这一带很僻静,知道的人很少,更不要说会有人骑马过来。

登州不是产马的地方,除了一些大地主家里会有骡子和驴子,要看马只能到军队里。本地的府兵之中,除了几个军官之外,也没谁能养得起马。

还有一些人是养得起马的,他们就是本地的一些盐枭。不过盐枭怎么会骑马到这来?

“大姐,不会是官兵吧?”一个黑矮却很壮,一身麻布衣,打着赤脚的男子飞快的冲到跟前,低声说话。

“官兵?不可能!”汤来弟摇摇头,淡淡道:“三虎,告诉弟兄们收好家伙,别露了行迹。”

“明白,就怕杜老头那边……”三虎低声提醒一句,汤来弟摇摇头:“他不会的。”

杜老头是这个船坞的主人,登州最好的造船匠人。唐朝没有海禁,但是大海对于陆地上的人来说,太过危险了。敢于下海冒险谋生的人,总归是少数。

即便是少数,杜老头的手艺也不至于荒废了。每年早一两艘船,一家老小的口粮就有了。

汤来弟是来看船的,船坞上这条四百料的船,就是她订的。对于这条船,汤来弟很上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看一看,汤来弟打算把这条船作为自己的座船。

“奇怪,这是哪来的游学郎君,跑到这来了?”看清楚来的是五匹马,为首的是一个小白脸的书生打扮后,汤来弟放心了许多。官兵也可能就来这几个。

声音越来越近,马蹄卷起烟尘,正所谓马如龙,人如玉。

等到那小白脸走近之后,汤来弟看的清楚了他的模样,死水一般的心突然荡漾起涟漪。

这个人怎能长的?怎么可以这么好看?站在他的身边,怕不是不敢跟他说话啊。

不对,我是黑寡妇,怎么会怕这个。汤来弟突然露出一丝微笑,盯着为首男子的眼神更加炙热了。黑寡妇,顾名思义,她是个寡妇,这个黑却也是黑,皮肤很黑。但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她的心也很黑。

李诚丝毫没想到人群中有人盯上了自己,跟着吴都尉一起出门,不喜欢招摇的李诚,没让人太多人跟着,就他跟吴都尉两个,带了钱谷子和牛二贵,吴都尉也带了个随从。

“李御史,就是这了。那个老汉姓杜,名字叫个甚也没人知道,都叫他杜老头。”吴都尉笑着介绍,指着人群中一个皮肤黝黑,两鬓染白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