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点点头,李诚笑道:“以后记住了,屋子里烧了火炕,不想死的不明不白就一定要留个透风的口子。道理跟你们说不明白,记住照做就够了。”
三人上了炕,灭了灯,没一会三人呼呼睡着了。李诚躺着闭上眼,却怎么都睡不着。干脆睁着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屋顶。脑子里想着关于唐朝方面的历史知识,这是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皇帝李世民很牛。还有一群人叫做山东世族,嗯五姓七望,绝对不要去惹的一帮人。
一个现代社会的小人物,李诚可没想过“取而代之”之类的事情。生存是第一选择,其次是活的好一点,再次是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改天换地这种事情,李诚一点念头都没有。想要在这个时代活的好一点,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要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毫无跟脚,对这个时代除了历史书上的记载,别的完全陌生的李诚,难度可一点都不小。
一个好汉三个帮,李诚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就了牛大贵,笼络住身边这三位。
历史上小人物的成功案例永远是个例,古代和现代社会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一个人的知名度很重要。当然知名度这个东西,在现代社会臭名也是名这一点,在古代完全不可取。在这个表面必须是道德君子作为个人基本素质的时代,你要背个臭名,这一辈子就算毁了。
所以呢,古代的知名度,应该选择的是所谓的声望。声望很重要,所以才有谢安的“隐居”养望的历史典故,最后时刻来一句“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声望到这个地步,妥了!
谢安的套路可以借鉴,但是李诚要学谢安,那就是作死。人家是顶级贵族,你一个默默无闻的屌丝,生搬硬套就是作死。如何出名呢?或者说如何培养声望呢?在这个偏远的城市里,李诚想破头也没想到太好的办法。只能等机会了,再过五个月,明年的闰四月,一场针对吐谷浑的围剿战争爆发。到时候或许有机会出点命。
想到这里,李诚突然惊醒坐起,卧槽,快过年了吧?哥的过年费用还没着落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李诚睡着了,一觉醒来时,窗外风雪依旧。屋子里其他人已经不在了,李诚万分不舍的从炕上爬起来,这鸟时代,感冒都能死人,必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刚把衣服穿好,帘子被掀开,牛大贵裹着一股风雪进来了。
“大郎起来了!”牛大贵先招呼一句,这才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抱怨道:“该死的天气,这雪下个不停,快过年了,甚准备都没有。”
晚上要方便怎么办?这是个问题!现在看来选择不多,只有顶着风雪出屋子解决。小的还好办,大的怎么破?想到寒风吹开菊花的一幕,李诚打了个寒颤。
关键时刻,钱谷子拎着一个大桶进来,走到里面放在墙角,回头时冲众人笑道:“这鬼天气,冻死我了。”说着话搓着手,也要往炕上怕,还是被牛大贵一脚踹一边:“洗脚去。”
农家出身的李诚自然知道那是便桶,晚上不用冒着风雪出去嘘嘘了,缩回被子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被子就是麻布做的,里面塞的是稻草,外面缝一层皮毛。也就是鄯州这地界靠着草原,皮毛不值钱。就是味道不好闻,一股淡淡的腥臭味,怎么都躲不开。
昨晚上李诚还真的没注意这些,冻都快冻死了。现在睡上火炕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接下来该如何改善生活条件,这才是李诚最重视的问题,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放。
呼呼的风声入耳,这么早就睡觉也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正想着呢,外头有人推门进来,李诚裹着大衣坐起来,一群当兵的涌进来,笑嘻嘻的拱手四处作揖。屋子里进来十个人,变得有点拥挤了,空气似乎也浑浊了一些。为首一位也是个伙长,叫做胡汉三。李诚被这个名字震了一下,很想问他一句,潘冬子呢?
进来的士兵一共十个人,正好是一个伙。发现火炕后,这帮人一阵惊叹羡慕,热烈围观了一阵之后,胡汉三一张满老脸笑的满是褶子,朝李诚拱手作揖:“李大郎,兄弟们夜里无事,偏又囊中羞涩。前来叨扰听书,还望见谅。”
牛大贵听了抢白一句:“昨夜怎么没见你等过来?”胡汉三一阵尴尬的笑,昨晚上牛大贵差点就挂了,跑来送丧么?登门看病人,你好意思空着手?
李诚没想那么多,示意牛大贵稍安勿躁,笑道:“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袍泽兄弟,都寻个地方坐下。左右夜里无事,某给各位兄弟说一段三国便是。”
胡汉三等人听了大喜,各自找地方坐下,只是这炕头上有谁想坐,都被牛大贵踹下去,嘴里还骂:“腌臜货色,莫要脏了俺的炕。”被骂的人也不生气,笑嘻嘻的走开。一干人等准备倒是很充分,有几个拎着胡凳(小马扎)来的,其他人在地上扑一块皮毛就坐下了。
“今天给各位说一段三国演义,先说好啊,这可不是正史,莫要拿话本演绎当历史。话说那东汉末年……。”李诚这次决定说三国演义,这个距离比较远,不容易出事。
李诚一开始讲的还有点紧,很快就松弛了下来,不紧不慢的说完了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斩黄金英雄首立功。感觉到有点口干,李诚停下来找水喝,在一旁听的出神的牛大贵,忍不住发声:“怎么不讲了?”
众人纷纷用表情表示附和,李诚不紧不慢的开口:“口干了,弄碗水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