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温莛

燃烧之尘 秋猫儿 2078 字 2024-04-22

日子一天天靠近赵池的生日,南海城也一天天热闹起来,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倒不是因为赵池的面子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的生日恰巧和有鱼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渔神节碰到了一起。

渔神节是有鱼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在岛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地位。

李文坛告诉赵池,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与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有鱼岛自古以来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海鱼,但是古时候的海产没有这么现在这么丰富,岛民只能勉强维生。然而两千年前不知怎么的突然天地巨变,有鱼岛周围的海域海浪滔天,几乎鱼虾死绝,顿时整个岛屿饿殍满地,民不聊生,原住民们几乎死绝。

后来一个叫方涵的修真大能路过此地,见到有鱼岛民不聊生遍地饥民的景象,心生怜悯,以神通平息巨浪,招来各种鱼类,使有鱼岛后来海产丰富,从勉强维生变成了现在的天堂之岛,不过平息巨浪后便形成了现在的无风带,成了横亘于大陆和有鱼岛之间的天堑。

岛民感念方涵的功德,便拜其为渔神,每年三月十五便是祭祀他的渔神节。阳春三月,春回大地,随着温度的上升,海鱼们也回来了,因此有鱼岛的岛民选择这天祭祀渔神,甚至平时不管事的城主都要出来在渔港主持祭祀活动,与民同乐。

知道了渔神节的由来以后赵池觉得那个方涵的修为简直可以称得上深不可测了,起码那种平息不知多大范围的滔天巨浪的神通是他闻所未闻也难以相信的,这简直可以算作是《全球风暴》中的天象武器了。

赵池也不管这个传说的真假,反正他生日的时候正好有假期可以休息,还免得向王冉请假。

在渔神节之前三天,铸造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就放假了,好多近乎一年半载没有回家的匠人和学徒都打包收拾回家过节去了,不过赵池和李文坛并没有厉害铸造所。赵池是因为除了铸造所无处可去,而李文坛则是因为另有任务。

三月十五号那天,赵池先美美的睡到大天亮,太阳晒屁股了以后他才慢慢悠悠的爬起来,洗漱完毕已经九点了。他带好银子准备去城里好好消费一把,吃点好吃的,买点新衣服,出门前他害怕自己银子不够还临时向李文坛借了二两。

进城的路上满是各种庆祝渔神节的人,他们有老有小,有男有女,都是吹锣打鼓,各种传统乐器,盛装打扮,道路两旁则摆满了以小吃为主的各种小摊。在排队进城的时候还能见到在城外搭台表演的队伍。

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后赵池才进到了城里,城里更显热闹,各家商铺都是张灯结彩,门口店小二拿着某种海螺做的喇叭在卖力的宣传,街上随处可见在表演的岛民,各种喜庆的乐曲随着他们的吹奏飘荡在城里,好不热闹!

赵池先在一个他喜欢的包子铺里买了3个蟹黄汤包做早餐,吃完以后准备去集市区瞧瞧,因为集市就是和他记忆中的赶集一样,来自南海城周围的村镇的农民和渔民都会拿出自家的特色产品售卖,还有各种小商人售卖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这一般都是小说中主角们捡漏的时候。他也准备去碰碰运气,要是能买到与修真相关的东西就赚大了。

到了集市赵池才知道什么叫拥挤,那种挤得人快不能呼吸的感觉他上次还是在地铁高峰期体验过了。集市里的人虽多但却不像街上的人那样盛装打扮,看穿着他们大都是来自南海城周边的农民,猎人之类的,所卖产品也大都是普通山货。

赵池凭着自己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力量轻易在人海里穿行着,快速的从一个一个摊位前掠过,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普通农民和猎人们卖的东西对他毫无用处,反而是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行脚商人的摊位上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他们卖的虽然只是一些残破的不知真假古董,带着泥土的陶器,残破书籍,各种武器防具的碎片等,没有什么看起来就卖相不凡价值不菲的物品,但赵池对他们卖的古籍很感兴趣,虽然这些书看着破破烂烂的,但他还是希望从中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只是翻了好多个摊位以后他才发现这些都只是一些农用书籍,还有一些民间的不知真假的传说,并没有任何关于修真和大陆的消息,这让他大感失望,最后还是花了几个铜子买了几本记载了些民间传说的书。

基本上算是毫无收获的赵池从集市出来以后准备再去逛逛南服街。南服街是南海城与卖衣服相关的一条街,例如卖旧衣服的估衣铺估衣行,卖成品衣服的成衣店,加工布料的裁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