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跟你赵婶看上眼了。大妹子,还得请你做个媒。”
杨博康一点没有脸红的意思,还伸手替赵婶把粘在额头上的一绺头发给掖在了耳后。
江老太那是多精的人,一见杨博康举止,再看赵婶羞答答的样子,就知道这俩人只怕早就有意思了,欢喜地一拍大腿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这现成媒我做!我做!不过大兄弟,咱虽然是一家人,这谢媒人的猪头可不能省!”
“不省,不省!”杨博康哈哈大笑,一脸意气风发。因为气色好,人显得格外年轻,看起来就像是四十来岁的样子。
江米瞧着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她外公鬓角的白发哪去了?
“外公,你是不是染发了?”
江米想提醒老干部,染发对身体不好。不料老干部诧异道:“染发,染啥发?”
“我记得你头上好多白头发,这会儿怎么感觉剩不了几根了。你不染发,难道是返老还童?”
“啐,小丫头,瞎说什么哪。”老干部有些不甚在意,以为是外孙女儿拿他逗趣。
不想李腊梅望了望她爹的头发,也有些惊讶道:“爹,真的哎,你白头发基本上快没了!小鱼儿,拿镜子来,拿镜子给你姥爷照照!”
江小渔正在作为肚子饱眼不饱的典型,在跟一块猪蹄子较劲,听到他妈招呼,赶紧把猪蹄子搁进碗里,拿起抹布来随便擦了擦油手,就去里屋把李腊梅用来梳头的镜子拿了出来。
杨博康这会显然也好奇起来。他那外孙女能胡闹拿他逗趣,他女儿却不会。
拿了镜子仔仔细细前前后后一照,老干部自己也有些不敢置信了。
“江米,外公真要返老还童了?怎么感觉眼角皱纹都浅了哪?”
“哈哈,外公,你再长一长,还能长得跟我一样小咋地?”
小鱼儿三两下爬到外公膝盖上,就着外公手里的镜子也瞪眼扒皮地照了照。
杨博康把镜子递给小外孙,抬头笑咪咪地看着江米,抿着嘴不说话。
“外公,我想着在咱家这个饭馆采取股份制。”
江米端着一碗海带汤,慢慢喝着,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大家的反应。
“怎么个股份制法?”杨博康听着感觉稀奇。两道浓眉禁不住扬了扬。
这个时候,青城街头上的大小饭店基本都还是国营企业,职工端着铁饭碗,饭店盈亏都与个人无关,所以大家积极性很差,服务态度也不大好。服务态度好的只有那些零星个体小饭店,不过还没听那家小饭店去弄什么股份制。
“我打算把咱家即将开的饭店资产弄成一百分股权,年底按照股权比例给大家分红。”
江米想尽量把话说得让大家都明白,“好比说我给我奶10的股份,年底根据饭店盈利,给我奶10的分红。平时则每月按照我奶的工作量发工资。”
“好!这个好!”杨博康其实还是没太听明白。
不过孩子懂得孝敬老人这是值得称赞的好品德。
江老太却被这个迎头砸来的馅饼给砸得有些发晕,连连摇手道:“可别,可别,你就给奶点零花钱就成了。又是分红又是工资的,咱一家人说那外道话干啥。”
“奶,我就是打个比方。”江米笑着道。
“哦,比方啊。”江老太脸上因为激动涌起的潮红瞬间被尴尬替代。
李加航却从饭碗上抬起头来,眼含着笑意瞅了江米一眼。
他咋觉得江米这丫头在故意调戏江老太哪。
“比方说加航哥现在在部队服役,部队里给发津贴,便不给工资,只给10的股份。”江米又道。
李加航皱了皱眉,很无辜地望着江米。
心想你这丫头怎么连我也调戏上了?
不过有江老太的前车之鉴,李加航没激动也没吭声。
只听江米又说了下去。“外公也是只有10的股份,小鱼儿现在上学,也是只有1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