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丫心存感激,知道这是夫人为了不让她在吴家被人看不起。
隔天,喜丫便跟着吴印去了吴家。
春去秋来,当村子周围那一片菊花全部凋谢时,已是深秋。
初冬刚过之后没多久,凌晨半夜时分,萧真肚子疼了起来。
顿时,韩家大大小小都开始忙碌开来。
二个产婆早已待命,如今一听韩夫人要生了,将早已准备好的东西都端进了产房。
韩子然刚刚从京城回来,一身的疲惫,一听妻子要生了,哪还来的疲惫,紧张的不得了。
反倒是韩母镇定自若,只不过嘴里对上苍念念有词着。
崔嬷嬷和苏嬷嬷进出屋里帮着忙。
天亮时分,当嘹亮的哇哇大哭声响起时,众人都面露欣喜。屋门打开,崔嬷嬷一脸兴奋的抱着个小娃娃走了出来,对着韩母和韩子然说道:“少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
韩母愣了下:“不是说会生女娃吗?”
崔嬷嬷笑说:“少夫人的肚子是金肚子,生三胎都是男娃,为韩家开枝散叶,这是福相啊。”
“这倒也是。”韩母抱过自已的小孙子,在看到小孙子的长相时哎哟了声:“这小模样,跟小斧头出生时一模一样呢。”
韩子然早已一步踏进屋里看妻子去了,产房的产婆见到韩子然进来,也见怪不怪,前一次给丞相夫人接生,丞相大人也是毫无避讳的就进来了。
“大人,母子平安,夫人只是太累睡着了。”产婆见丞相大人看到睡着的夫人一脸担心的模样,在旁说道。
韩子然点点头:“你们出去吧,苏嬷嬷已为二人准备了丰厚的谢金。”
二名产婆惊喜的互望了眼,道了谢后就出去了。
韩子然坐在边上静静的看着妻子满是疲惫的脸,拉过她的手轻轻的握在手里。
萧真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这个地方她已经来过二次了,第一次是时彦使用祝由术帮她找回记忆,第二次则是时彦用祝由术让她去找回贵妃娘娘。
但她知道这一次,她并没有进入祝由术里。
那她为什么在这里呢。
萧真叹了口气,坐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周围。
过不了一会,白茫茫的雾气开始散去,出现了如明镜一般的天地。
萧真静静的坐了一会,低头看了眼地面上的倒映,倒映中的样子是她,也不是已近三十的她,而是一个一身劲装的男子,正是她去打仗时的模样,一身的秀气,也一身的粗犷,雌雄莫辩。
萧真也没站起来,而是继续坐着,不知道过了多久,轻轻的念经声传入了耳里。她低头微微一笑,看向左边,那一块明镜般的世界似乎明亮了起来,念经声也是从那传来的,似在召唤着她过去。
喜丫点了点头。
萧真突然看向了喜丫的肚子,说道:“半年了,你这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
喜丫脸一红,嗔了声:“夫人。”
“早点怀上,好给吴家开枝散叶,我想他娘肯定会很开心。”
喜丫脸更红了:“夫人,这事急不来。”
“那倒也是,找个时间我带你去小神医那里把把脉,看看有什么一举得男的方法。”
“吴家的事,夫人也知道了?”见夫人如此关心她的肚子,喜丫问道。“他家的事我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只是吴印不提,我也不好说什么。吴家是大家,吴印虽是外室子,可如果主家的儿子既然死了,他终归是要回去继承家业的,如果你能生个儿子带回去,对你也有好处
。”萧真说道。
“奴婢知道。”
萧真拍了拍喜丫挽着自己的手:“你跟在我身边学了几年的武,又跟着崔嬷嬷学着治理内院的方法,这些对你进入吴家之后都会有帮助的。”
喜丫点点头:“奴婢不会让夫人失望的。”
这一点,萧真相信。喜丫跟着她经历了很多,这些经历足以让她成熟到对付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二人来到了马车旁,萧真并没有坐进马车,而是坐在一旁的树荫下看着诺多人来人往的崇明寺,若有所思。
见夫人在想着什么,喜丫没有打扰,静静的陪在一旁。
当韩母过来时,已经是中午了,一出来就看到小儿媳妇怔怔的望着崇明寺看得出神,抿嘴一笑说:“阿真,在想什么呢?”
见到韩母,萧真爽朗一笑:“发呆而已。”
今天的太阳下山有些晚,夕阳的余辉火红一片,将天边照得如同火焰一般。
难得韩子然今天回来得早,能与家人一同吃,韩母烧了一桌他喜欢吃的菜,一家人边吃着饭边聊天,和乐融融。
小斧头和小韩华几个孩子如今都有一个座位了,在韩母的教导之下,五个孩子都规矩有礼,特别是大嫂的女儿,那娇小灵气的模样特别让人喜欢,韩母对这个孙女喜欢得紧。
吃完晚饭,韩子然拉着萧真慢腾腾走在田野上散步。
“今天脚如何?”
“还好。”
看着妻子这一胎带的有些吃力,韩子然心疼不已,蹲下身摸着妻子的大肚子轻声说:“孩子,你可要争气点,少让你娘受点苦。”
萧真被韩子然这话给逗笑了,很是配合的说:“我相信他一定会是个乖孩子。”
“那是,我韩子然的孩子没有不乖的。你看咱们的小斧头,小韩燕和小梨子,多乖啊。”
“那是娘教的好。”说到这个,萧真心里是愧疚的,子然虽然一有空就教孩子,但更多的时候都是韩母在拉拔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