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知道什么?
“怎么?不说话了?你的哪些个密探到处转悠,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皇?!”
“儿臣……不敢,儿臣不敢……”太子开始喃喃的重复这些话。
“好一个不敢,你把几个将官弄回京城,不就是想对付景钰吗?”
“不是的,儿臣只是想去调查京城里的留言,相帮助七弟啊!只是,只是没想到七弟真的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情!”
“到了现在,你还要诬陷景钰,是吗?”萧奕朝指着他,呵斥:“你才是大逆不道!永不知足!当了太子还不够,是吗?要把一切可能的威胁都铲除,是吗?”
“父皇!儿臣对您的敬意天地可鉴啊!儿臣从来都没有铲除异己的行为啊!”
“没有?”皇帝怒不可遏,然后突然转到一边,说道:“你给朕出来,让咱们的太子殿下看看!”
太子不明所以,看向父皇面向的地方,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
“连,连四林?!”太子震惊的看着他。
“参见太子殿下!”连四林面无表情,照旧行礼。
“怎么?看见他你很惊讶,是吗?看见他还活着,你很惊讶?”萧奕朝眼睛很毒,虽然连四林之前从没有任何指证太子,但是皇帝已经有了一些猜测。现在太子的反应,似乎在印证他的猜想。
“父,父皇,连状元回到京城的消息,儿臣并不知晓,儿臣才会惊讶的。”太子辩解,匍匐在地上。
皇帝不耐烦去看他这幅模样,对着连四林说道:“你先出去,到北苑等着!”
连四林躬身而退。
“派人去暗杀朕的特使?你的手可真长啊!等你把这些异己排除完了,是不是就轮到朕了?”萧奕朝低下身子凑到太子耳边,问道。太子惊惧的看着父皇,随后声泪俱下,哀嚎道:“父皇儿臣不敢啊!儿臣怎么敢呢?”他拉住父皇的腿脚,“父皇,您是从小看着儿臣长大的,儿臣从来不敢逾越啊!这是有人陷害儿臣的啊”
小船阁楼上,萧景钰将自己做的安排跟邢家父子和巽岚他们讲述了一下。
早在俘虏宇文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打算。
原本隐瞒俘虏粤北皇子和重臣的事情,萧景钰是想让他们以后能够支持自己和太子的争斗,但是转而想到,利用隐瞒事实来做更多的事情。
三千多的边城将士,经历了这么日子的厮杀,对于萧景钰的信任已经远远超过了朝廷和皇帝,所以萧景钰对他们下的命令自然是言听计从。
没有一个人会泄露俘虏的真相,萧景钰便安排了艾飞他们几个人。
萧景钰做了几手准备,留守边城的几百人里,他挑选了十来个不同军阶和性格的人,单独跟每一个人,说明了这个“指证主帅叛国”的计划。他们将在边城等待太子的人前来发掘这个“秘密”。
回到京城,萧景钰和萧景容散播类似“七皇子叛国”的谣言。
果然,太子殿下忍不住派人去边城调查,便有了艾飞三人被秘密带回京城,向太子义愤填膺的状告萧景钰。
白令和余书同样是萧景钰的安排,截然不同的证词和细节不同的证词,就是为了让事情错综复杂。疑点越多,皇帝才会越恼怒,而这样得来的最终结果,才会更令人信服。
那怎么这么巧,杨丞相就选择了白令?
那是因为太子曾经想从回京的边成军中找到同艾飞一样的证人,他暗中寻访了好几个人,都没有突破,最后终于找到了萧景钰事先安排的白令。
这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太子坚信萧景钰的被俘。
杨丞相选择了白令,而关总管是事先已经被德妃娘娘贿赂过了,才会选择余书。
如此,对峙前期,艾飞、白令等人咬死了萧景钰,但是故意出现了一些漏洞。后期余书的突然开口和艾飞他们的反咬一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事实,萧景钰告诉了巽岚、吴峰林等人,却不会去告诉邢家父子。那就是,白令和余书的存在,不光是为了太子准备的,同时也是防备皇帝调查的。
萧景钰担心,若是父皇先忍不住派人调查自己,先找到艾飞这些边城证人,那么白令和余书的任务,则是直接在大殿上把艾飞等人揭发出来是太子的人。
在这整个过程里,萧景钰话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