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由得怒从心起,“只有景钰在外替朕征战分忧,朝堂里没有一个能用的人,朕养你们何用!”说完皇上将手中的奏折往地上猛地一丢。
大臣们纷纷跪下,“皇上息怒。”
连四林再次站起身,“臣愿意前往南国劝降谈判。”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连爱卿,只身去敌国,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当真不害怕?”皇上不质疑连四林的聪慧,但自荐劝降,还是有些担忧。
“臣为国效力,背后是我泱泱大国,何惧之有?”连四林坚定的说着,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不为邀功,只为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说得好,颇有初生牛犊之勇,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回去准备准备,即日出发。”皇上一听四林这样说,现在又无人愿意去,那就成全你。
众人见皇上如此赞赏连四林,纷纷保持沉默,既然这个冤大头要接,那就成全他好了
“臣接旨。”连四林眼里毫无胆怯之意。
连四林跟连家人简单交代几句,便只身前往南方,跟随他的只有两位侍卫,如果人太多,反而引起敌国的防备。
去那边的路十分颠簸,即使坐在马车上也轻松不了,四林紧紧抓住门框,以防跌倒,一个急刹车,连四林身体猛地往前冲,要不是抓得紧,他整个人都要摔出去了。
“发生何事?连四林一掀开帘子,发现有个陌生男子拿剑指着车夫。
“你是谁?”连四林警惕的问着。
男子一个翻身,进入马车内,扫了眼连四林携带的包袱。
“你是大粤国使者?”男子质疑的问着,这人看着比自己还小,但是一身大粤国的装扮。
这个时候,大粤国普通百姓不会来南国,难道这个少年就是前来求和的使者?
“是的,你被人追杀?”连四林打量着这个人,气度不凡英气逼人,却身着一身黑衣,像在故意掩藏自己。
“现在不能告诉你,前面就是你要去的地方。”男子熟门熟路的说着。
连四林诧异的望着前面,确实快到了,这男子举手投足表现出注重礼节的样子,看来是出身本地名门。
“你……”连四林刚一回头,刚才还在这里的黑衣男子瞬间无影无踪,只看见门窗被打开的痕迹。连四林见使者文书还在,无心细细思索,这时马车已成功入城。
那些翰林院的老人们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新科状元居然是一个毛头小子,不会是用了什么歪门邪道吧,能进翰林院看来是有些背景。
“四林,你是何出身?”一位在翰林院颇有名望的李大人走到四林面前,缓缓开口道。
连四林顿了顿,自己的出身肯定是比不上这些大人,但他并不觉得出身贫寒是羞耻的事情,“小生自幼家境贫寒,靠姐姐开酒楼维持学业。”
李大人频频点头,“不错不错,后生可畏,你可要虚心学习,好好回报他们。”
“是,谢李大人教导。”四林极有礼貌的回应着。
“这几日可不太平,等会上朝的时候要讨论出征的事情了。”李大人眉头紧缩,像是在为国事烦恼。
连四林垂下眼眸深思,随即点了点头。
随即李大人便带着四林和翰林院众人前往金銮大殿,庄严肃穆的大殿内洋溢着沉重的气氛。
站在靠后的四林,虽在殿试时,来过金銮大殿,但今日站在这里,更感到无法言喻的威严。
皇上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俯视着众臣子。
“启禀皇上,那南蛮之子屡教不改,企图攻打我们大粤,而北边深受战事困扰,尚未结束,臣建议出兵征讨南蛮,让他们看看这国土到底是谁做主!”赵大人愤慨激昂的说着。
皇上瞥了一眼众臣子,语气威严的说道,“可还有其他谏言?”
“北边的战事已经消耗过多精力,现在再去开战,恐怕会引起民心动摇。”翰林院的李大人愤然说道,现在开战只会让将士军心不稳,反而达不到震慑的效果。
皇上听了表情并无变化,转身对太子道,“太子怎么看此事?”
太子一听被点名,心头一惊,太子并不擅长政事,打战更是没经验,但受到皇上器重,每次上朝都会被问到。
“南蛮都打到我们头上了,如果我们还不出征,岂不是落个没胆量的名声,这样对父皇的名誉也有损。”太子觉得只要自己不出征,要怎样应对他都无所谓。
“太子此言差异,臣认为开战会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导致饥荒等灾情。”徐大人苦口婆心的说着。
“徐大人,你的意思是说我大粤没有开战的能力?”赵大人将话头直接抛过去。
“臣不敢,臣只是实事求是。”徐大人眉心一跳,谁都不希望在朝堂得罪谁,更不想得罪皇上。
“景容,说说?”皇上揉了揉眉心,转身望向萧景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