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一百三十章.招赘

万贵妃和万昭华在下棋。

贵妃执白子,此时那棋盘之上,白色已经渐渐盖过了黑色,显出一片大好的形势来。

“娘娘的棋力又进步了。”

“宫里闷的很,每日也就这些消遣,不像哥哥,很久没有摸过棋子了罢?”

棋盘之中厮杀激烈,凉亭中的气氛却很平和。贵妃同国舅说着话,从胶州本地风土聊到朝堂,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到了这二位的嘴里,却像是没什么大的差别。

帝王的餐桌上有稻米,也有城池,便是这个道理。

下人是都屏退了的,贵妃自长安带过来的羽林卫也都只是远远守在凉亭周围,因此,贵妃偶尔还会同兄长抱怨几句陛下的不是,万昭华听了,便哈哈笑上几声,轻巧地带过去。

聊着聊着,两人又提到了卫初宴。

“那孩子挺有意思的。”

把玩着白玉做的棋子,万贵妃神色之中有些慵懒,看似有些漫不经心。

“卫家这孩子,聪慧是聪慧,可惜太不懂变通,才问也一般,性子虽很沉稳,却还是差了点。”

提起卫初宴,万昭华还是忍不住皱眉。今日她虽没明确拒绝自己,但也已流露出这方面的意愿,当时若不是小殿下先拒绝了要她,恐怕天家的脸面就要被卫初宴下了。

“她也不过十一二岁,处事不够圆滑,可以理解,也可以教导。天生的机灵却不是谁都有的。我看这孩子就很好,至于学问方面,做伴读的,若是才华太盛,便如星星盖过了月亮,于月亮并无裨益。”

“娘娘的意思是,还是看好这卫初宴?”

万昭华有些意外。

“一开始,你不也很看好她吗。”

“可是小殿下不喜欢她,我怕殿下会因此厌学。”

闻言,万贵妃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素手掩唇,吃吃笑了起来。

“寂儿啊,可是很喜欢那孩子呢。”

万昭华执黑的手停在了空中,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

“哥哥,今日若是那卫初宴出言回绝了,会是什么下场?”

什么下场?虽不至于危及自身,但也会同万府产生芥蒂,远一点说,还得罪了万贵妃,得罪了十一殿下。

她还要在榆林求学,身为此地郡守的万昭华随便做些什么,都足以让她吃够苦头了。

比例80,若是看不到正文,可能是订阅不够,或是抽风,抱歉。

她在长安任职,在长安生活,在长安遇上赵寂。

……后来她死在了长安。

虽是同属于交州,但朱日郡的景致和郁南的很有些差别。卫初宴出郁南时,早稻正绿油油的,一阵风吹过,会将鲜嫩的稻草吹的如波浪般起伏,煞是好看。到了朱日郡的地界,稻叶却变了颜色,阳光一般的金色看得人暖洋洋的,稻子的身姿也不再挺拔,被饱满起来的稻穗压的弯了起来。

路上休憩时,她听来自朱日郡的那个小厮说过,得益于湿热的气候,这里的水稻是一年三熟,同郁南郡稍微有些不一样,因此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也都不同。

全国也只有朱日郡是这样的。都说朱日郡富庶,这便是富庶的根源了。

每年不知有多少粮米从这里运出去,换成金银铜钱后,又源源不断地运回来。

就连朱日郡的官道,都要比其他郡县要多、要宽一些,卫初宴注意到,官道上压满了车辙,深深浅浅的痕迹刻在土地里,盛满了汗水与财富。

一路走来,初宴一行人也遇上过许多商队,他们一见到初宴这一队伍是好些穿着短褐、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乾阳君护送一辆马车,多半都会停下礼让她们先行。此时齐朝已开始重农抑商,真正地位低微的商人是不敢同这种一看便是高门大户出来的勋贵子弟搭话的,但也有些人不属于商人,而是勋贵外放的管事,管的是是勋贵家的产业,这类人的腰杆儿还是直的,偶尔敢来搭些话。

其实要辨别哪些是纯粹的商人,只需看他们的队伍里有没有马便好。商人不得骑马穿丝,即便运送货物,也只能用驴车,不止是商人,寻常人家也是用不了马的,一匹马五千钱到两万钱不等,比奴隶还贵。

商人的队伍里通常插着各色镖旗,有些没插,但也雇了不少大汉护送,虽说朱日郡太平,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对于商人来说,他们的队伍仍然有被劫掠的风险,因此,此地的镖局事业也兴盛起来。

一路上经过大城小城时,她们一般会停个半天一夜,补充些物资,小厮们会洗一洗拉车的马,免得熏到小姐,至于他们自己骑的马,则一般不会想起做清理。这种时候,卫初宴常会带上一两个护卫出去走走,墨梅在身边,活泼地跑来跑去,拉着她看一些新奇的玩意儿,也总是很有趣。

大多时候,她会对各地的风俗、特产做一个记载,前世她曾做过太仓令,协助大司农掌管农监,因此对于谷食钱财的事情很在乎。后来她升任尚书令,监管百官章奏,遇上各地说农事的折子,都会尽量将其留下递到赵寂面前。

农、商,是国之根本。前世,她想要辅佐赵寂开一个太平盛世,这一世虽是不打算入仕了,但是这些东西……还是记一记罢,日后……那人继位了,她就找个人代为上奏……

一路看下来,卫初宴心中很有些感慨。

这么一块聚宝地,当年她的曾外祖说舍便舍了,其中魄力,可见一斑。

就连卫初宴自己,在见过朱日郡的繁华后,也忍不住叹息。

有时候,不亲眼看过,你总也不会明白自己曾经失去了什么,而一旦看过,才会明白那有多么令人难以舍弃。

她开始理解外祖的心情了。

只是,理解不代表赞同,若是舍弃这些能够换来卫家的安全,她觉得很值得。

“曾外祖真是个睿智而有大毅力的人呢。”

“小姐你说什么?”

“没什么,墨梅我们到哪里了?”

外面传来鼎沸的人声,卫初宴以为到了哪座城的外面,一边同墨梅说着话,她一边掀开车帘向外望去,随之进入眼帘的景象,让她脸上浮现了疑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