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佛听见猴子这番话,无奈摇了摇头,对猴子说了因果报应一说,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恶人今世行恶,必将在来世或若干世之后得到恶报,或者堕入地狱受苦,或者轮回转入畜生道受人奴役和宰割,而恶人今生得到的福报则是前世善行的果报。
今生的善人之所以得到恶报那是前世的恶行所致,而善人的善行一定将在来世得到福报。
猴子却不服气,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什么前世后世,我都不知,我只知今世!”
“不仅我不知前世后世,世人都不知前世后世,世人只知此处有物,我伸手取之,此物即到我手中。”
“如果当下没有人来与我抢夺,那么此物就归我所有,哪管还有后世报应?”
“只有大智慧者能够看到前世若干劫之前的事,凡人如何印证自己的因果,如果不能印证,那么只能你说他信,而不信者一生都自行自去,你的佛法对他有何用?”
燃灯佛听了这话,只觉得这猴子十分有趣,便送他两样法宝,一双灵明金目,能识万物本真,一副聆察六耳,能听众生本心。
而后把猴子送到六道轮回之内,万世万劫之中,让他自己去印证因果的道理。
所谓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修罗道、人道、地狱、饿鬼、畜生道。
佛教认为众生不只是人,都在这六道中受轮回之苦,就算是天道中的神,也会死,然后再投到六道轮回之中。
如果人此生作恶,之后便会投胎成为畜生,或者打入地狱受苦,或者成为饿鬼受尽痛苦折磨。
如此,猴子入六道印证自己和燃灯佛的道理到底谁对谁错。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一个迦毗罗卫国国王的夫人生下一位太子,取名乔答摩·悉达多。
这位太子从出生开始便十分不凡,一身追求生死宇宙智慧,后在他三十岁那年与一株菩提树下成道。
号释迦牟尼,开始说法济度众生。
白雾皑皑,粉花绿叶,仙气充盈,这是一处美得像在梦里一样的桃花林。
“前辈,您带我到这里来做什么?”脚一落地,阎贝便皱眉问道。
她眼前的道袍老人听见这话,什么也没说,甩下一个布帛卷轴,挥挥拂尘,转身便要离去。
阎贝看得心头一紧,直觉的不妙,慌忙中,一句“菩提老祖”脱口而出,唤得那人立马停了脚步。
“您到底是什么意思?”阎贝快步上前,站在太上老君身后警惕问道。
太上老君没说话,徐徐转身,道袍褪去,白袍加身,花白的头发也迅速变成了一头柔顺银发。
他居然就这般大刺刺把身份亮了出来,完全不担心这番变化将会引发什么后果。
只有一个人的实力强大到了一定地步,他才会如此随心所欲,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任性。
阎贝还是瞧不清他的容貌,只能感受到他并没有恶意的清冷目光。
“前辈,您这到底是为何?”抓她过来,到底想干什么?
他还是没有说话,目光落到阎贝这张精致的面庞上,好似在看她,又好似在透过她看向另外一个人。
许久,久到阎贝浑身警惕细胞都冒出来时,他这才收回这样的目光,抬手指了指掉落在地上的卷轴,淡淡道:
“你且在这里待一会儿。”
言罢,不等阎贝有所反应,一转身,便消失在桃林里。
阎贝瞥眉,立即释放出五感探查自己身处何处,却没想到一直向外延伸的神识被一道结界阻挡,只能探到这片桃林边缘,再也不能继续延伸。
她被困在了这片桃林里!
意识到这一点,阎贝第一个反应便是想要挣脱,但对方的实力远比她想象中还要强大,她那点法力,还不及他亿万之一。
“小朵,你还在吧?”阎贝收回神识后,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