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十一章环境问题

一路仕途 石板路 2139 字 2024-04-22

“刘书记,你放心,这事我回去就立即调查,只是这家企业在我们镇生产了三年,对我们镇的经济还是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如果严格按照环保局的要求,上一套污水处理系统,那成本实在太高,恐怕他们真的无法承担。”到了最后,张均龙还是咬了咬牙,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你说这事我清楚,不过,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你们青云镇要发展,这没错,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一个原则。至于企业的发展问题,有时我们要换一个眼光来看,比如肉食品加工企业,如果要做大做强,污水处理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那说明这家企业的老总眼界还有问题,还没有带着企业走出去的魅力。均龙啊,肉食品加工企业以后在我们松阳县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我了解了一下,上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如果是从国外引进,大概和企业的其他投资相当。可这笔投资下去,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生产,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县一共有三家这样的企业,按照县里的要求,今年必须环保过关,如果哪家企业不过关,那就关闭哪家,这个没得商量。不过,如果他们上污水处理系统,我们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帮他们申请技改资金补助嘛。”刘正宇望着张均龙语重心长地说道。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像松阳县的三家肉食品加工企业,如果治污不达标,被强行关闭那是早晚的事,所以刘正宇认为必须先要求三家企业上治污设备。

特别是现在中央对企业主动上治污设备的,还有技改补助资金,虽然这个补助资金只相当于治污设备的三分之一,但也算是为企业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毕竟治污设备是企业开工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国际上的通行惯例。

听到刘正宇这话,张均龙略略色松了口气,既然刘书记说可以为他们争取一点技改补助资金,自己回去和企业谈的时候,说话也会方便一些。

这家企业是自己亲手引进的,自己也是因为成功引进这家企业的功劳,才顺利当上镇党委书记的,如果这家企业最终落到关闭离场的结局,自己心里还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想到张均龙似乎对庞晓月都有意图,刘正宇也就认为对张均龙的那些传言,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张均龙跟着蒋洪军进了刘正宇的办公室后,恭敬地喊了一声刘书记,刘正宇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说道:“均龙同志来了,坐吧。”

张均龙立即在刘正宇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两眼望着刘正宇道:“刘书记,我向你汇报一下镇里的工作。”

刘正宇点了点头,于是张均龙将镇里这段时间的工作简单汇报了一下,最后就提到了镇政府的办公大楼的事。

青云镇的政府办公大楼,刘正宇是去看过的,是二十多年前建筑,只有一楼一底,虽然还可以使用,但确实有些老旧。张均龙和柳洪就想着争取点资金,重新选址修建政府大楼,原来的老政府大院,作为干部的宿舍。

现在全国已取消福利分房,不过,单位集资建房还没有明确禁止,张均龙和柳洪的想法是将地征下来后,再让镇里的干部集资建房,改善镇里领导的居住条件。

刘正宇认真听了张均龙的汇报,脑子里就要盘算着这个项目要用多少钱,将一个青云镇政府搬出来另建,自然比原来的位置要好,原来的青云镇政府在老街上,街道很窄,如果遇到赶集的日子,从镇外到镇政府,坐车有时要花去一个小时。

不过,听张均龙的汇报,他们的预算资金将近一百万,这可不是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