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目前正在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程,这事刘正宇自然知道,与他同一间办公室的雷凯在闲谈中就提起过。
华夏国建国之后,因为历史原因各地大肆砍伐森林,这样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很多地方的水土流失都十分严重,甚至两条最大的河流,都变得浑浊不堪。
从去年起,中央对一些区域下达了禁伐令,同时决定选择一些地方搞退耕还林试点。
清阳县地处长江上游,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退耕还林的试点县,于是,根据上面精神,县委县府和市里签下目标责任书,要在三年之内,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清阳山因为就在县城外,山上的树木早已被砍伐殆尽,现在要求全部植上树造上林,这样一来城关镇的压力就十分巨大,镇里做了许多工作可收效甚微。
申刚作为副书记,就分担了找人承包五百亩荒山的造林任务,这不,他联系了很多朋友,可谁都不愿意承包县城附近的荒山。
听到申哥谈起这事,刘正宇心里一动,就望着他道:“申哥,我听说为了鼓励人们参与植树造林,好像还发了文件允许国家干部承包荒山,这事是不是真的?”
这段时间刘正宇一直在忙着公路上的事,虽然对退耕还林这个事早有耳闻,但相关的政策却并不完全清楚。
“正宇,县里专门出了文件,不但允许国家干部承包荒山造林,而且还对承包荒山的国家干部实行优惠。”随后,申刚向刘正宇详细讲述了相关政策。
听到这承包荒山造林合同期限可长达二十年,而且到期后还可以优先续签,刘正宇在心里算了一下,觉得这倒是一个投资门路。
因为按照政策,一旦自己与村里签了承包合同后,只要所造的山林经过验收,就可以享受国家五年的补助政策,而如果在荒山上栽种杨松,十年即可成材。
在国家对天然林颁发禁伐令的大背景下,人工林的经济价值一定十分可观。
{}无弹窗出了机场,刘正宇打车回到平西大学,立即给宁瑜佳打了电话报平安。
宁瑜佳没有回来,刘正宇晚上也没有兴趣约同学玩,干脆在校园里随便吃了点东西就上床睡觉。
不过,在睡梦中,刘正宇都在想着如何调到云州的事。
江东来副县长虽然是自己的直接领导,但调到云州的事,自然不能把希望放在他身上。刘正宇将自己在云州认识的人在心里拨拉了几下,觉得这事还得找刘玉瑶想办法。
刘玉瑶是政府办副主任,认识的领导多路子应该很广,再说,她的丈夫汪志文还是市人事局副局长,从下面的县里调一个人到市里,只要他愿意帮忙,这事难度不大。
难度最大的,却是如何进步争取成为科级领导,要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月才转正。一般情况而言,大学本科生在清阳县算是人才,即使转正就提为副科,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反而还会成为县委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的例子。
当然,这个问题的关键,就看县里主要领导的意见。
宁致远说这两年内他不会为刘正宇提供任何支持,但刘正宇和宁瑜佳处对象的事,应该瞒不过有心人,别人有意无意为自己开绿灯,那就不关自己什么事了。
回到清阳县,刘正宇白天跟着监理小组四处奔波,晚上则通过电话和宁瑜佳联系,不过,一个星期过后,宁瑜佳还留在燕京,并没有返回宁州。
转眼就到了七月,云清公路工程全面铺开后进展很快,有几处地方要改道,地路基已经拉出,至于加宽取直的路段,也是初具模样。
只是因为工程开工,从云州到清阳的交通实行管制,很多地方单边放行,路上拥堵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天,刘正宇从工地上回来,向江东来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后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接到申刚的电话。
“申哥,有什么指示?”电话一通,刘正宇就打趣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