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殷氏为柴进报仇事但打大名府为梁山除去一大威胁,却不得不细细考虑。
大名府是宋朝的北京所在,驻兵不少,而且相距确实很近,从阳谷县渡河北上,就是其地了。
在以往之时,每每朝廷发兵来攻梁山,大名府总会兵马调动频频,意欲出兵渡河南下,配合朝廷的进攻。
幸而武植重视黄河水师的建设,大名府的兵力最后都被张顺、阮小七成功的堵截住了。
虽说如此,但留着这大名府的兵马在卧榻之侧,确实是件比较恼人的事情。
武植主意稍定后,又向朱武、樊瑞等详议了一番,最后才下令道:“林兄长说得不错,这大名府的威胁,也是时候铲除了!”
众好汉听后,顿时都是一阵摩拳擦掌,战意甚浓,柴进见众人如此,心中自是一阵感激。
决定要出兵大名府后,武植便与聚义厅中的众人商议起具体的作战策略来。
这大名府不比别处,觉得不能轻视了,凡是都得仔细筹划好才行。
日近中午,大小事宜都商议定了后,各好汉这才随武植离开了聚义厅。
此时秋末冬初天气,征夫容易披挂,战马久己肥满,军卒修养多时,又刚从高唐州大胜而归,皆生战斗之心,正是有事为荣,无不欢天喜地。
随着武植的一声令下,梁山各军卒都收拾枪刀,拴束鞍马,吹风忽哨,时刻下山。
由于武植大力奖励军功,凡是出征立有军功之人,皆可获得钱财、田产、官职勋名等相应奖赏,故而梁山的士兵人人都不烦打仗,反愁无仗可打。
各路行进军兵分拨已定后,翌日时各梁山好汉依次领兵而行,共出兵一万二千,往大名府进发。
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大名府在梁山境内多有探子。
当梁山大军行到黄河,准备在黄河水师的接应下渡河去大名府时,探子便飞马向梁中书禀报了。梁中书听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唤兵马都监“闻大刀”闻达,“李天王”李成,两个都到厅前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