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兵临应天府

梁山水泊的一处点将台上,武植念了誓师之词,然后点兵三万往西行军,气势恢宏,直奔应天府杀去。

这一次,武植的目标只有应天府,所以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分兵。

应天府作为大宋的南京所在,兵力不少,梁山得集中全部实力才行。

三万大军的兵力,是梁山一起出动人马最多的一次了。

这些兵力可能相对来说不算多,但武植奉行的精兵策略,这三万人装备精良,训练充分,都可算是精锐,绝对不是胡乱拼凑而来的。

三万兵马行到单州后,休整了一天,翌日后终于杀入了应天府境内

应天府知府在得知梁山数万兵马抵挡单州后,便已知他们是要举兵来犯,于是一边调度士兵积极防范,一边八百里加急传信东京,向朝廷请派援军。

虽然应天府的总兵力多大六万多人,但面对那席卷山东、从无败绩的梁山,应天知府却没多大信心。

故而这应天知府一连发了数道加急救援信,将形势夸大了几倍,弄得南京城似是已岌岌可危一样。

应天府共有七县之地,分别是楚丘、虞城、下邑、宁陵、宋城、谷熟、和括城。

境内大小城池众多,互为应援,构建着严密的防御体系。

这里毕竟是大宋南京所在,梁山要想将其攻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单是要一路突破防御攻到宋城,就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达到的事情。

武植首先率兵进攻的地方,是位于应天府最北边的楚丘县。

梁山此次攻占应天府的策略,采取的是“先断其肢,后伐其首”。

就是先将宋城外围的城县都一一拔出了,使得宋城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然后再大军合围宋城,一举将其攻破。

这是个步步为营的策略,最是急不得。武植他们推测朝廷定有援军派来,若是轻军冒进直击宋城,朝廷援军到来后便必须慌忙撤退,到时其他城县没有拔除,若派兵堵截,进退不得可就真是大事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