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李永固

老农说着说着,脸上已满是笑容。

李永固听后,不由的啧啧称奇。

原来,经过武植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已是将红薯、土豆两种高产作物推广到了梁山水泊附近的许多州府。

济州府是受梁山渗透得最深的,在武植没有领兵攻占州府前,许多村落其实就已经为梁山所掌控了。

所以在这济州府的乡村里,红薯、土豆两种作物也是种得最为普遍的。

李永固随后又向老农详细的问了红薯、土豆两种作物的详细情报,这才心情大好的离开了。

虽然稻谷、麦、粟等作物歉收得十分严重,但却有丰收的红薯、土豆,需要赈灾的粮食就可大为减少,李永固自是压力顿减。

回到轿子,看着一片忙碌的田间景象,李永固心想:“那位梁山寨主、镇东将军,似乎真是一个屡屡让人感到惊奇无比的人啊!”

李永固一直都是个兢兢业业的官员,做事最是一丝不苟,又是进士出身,因此慢慢的升到了蔡州知府的位置

不过李永固却是不懂得巴结人的。

三年前,京西北路地区皆遭了十分严重的蝗灾,蔡州也没幸免。

朝廷随后派了人从东京晕粮赈灾,但所到之处,皆要地方的官员给足了好处才肯放粮。

李永固坚决不给好处,还一纸诉状将那赈灾的官员上告了东京。

然而那赈灾的官员却是大有来头的,李永固这诉状没弄起半点水花来,反而被那官员扣了个居心叵测阻拦朝廷赈灾的罪名,直接摘了官帽,流放到了十死无生的沙门岛

沙门岛跟人间地狱也差不多,经常三两天才能有一次吃的,一碗米饭半碗沙,糟糠馊食也只能硬着头皮咽下去。

吃的暂且不说,看管牢房的狱卒还常以鞭打囚犯为乐,隔三差五就有人因此而丧命,李永固好几次都是差点就没能撑过来。

总之,在沙门岛的日子,李永固这辈子都是不想再去想起了。

然而,现在他李永固不仅活着走出了沙门岛,还又重新当了一州知府,人生之大起大落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