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关头,祝彪终于还是做出了撤退的命令。
而且祝彪知道往祝家庄方向定然都是梁山的人马,不好逃生,只有往西村的扈家庄方向,方有一线生机。
祝彪身边这时还聚集着八百多号人,若是祝彪继续执迷不悟,这些人肯定便会都如教师栾廷玉那样弃他而去的。
但祝彪既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那一起逃命,无疑是要比独自逃生的机会大得多的,所以这些人都是愿意跟随祝彪向西村杀去
祝家庄的教师栾廷玉,这时正单人独骑在林道里往西北方向疾奔不停。
栾廷玉对祝家庄,其实跟史文恭、苏定对以前的曾头市并没有什么区别。
无非就是拿人俸禄,忠人之事,他自问这些年来对祝家庄,也已是尽心尽力了。
不过他们的“忠”,却都是有限度的。
史文恭、苏定都是为曾头市战到最后一刻,直到曾头市覆灭后才投降梁山的,并不会为了曾头市誓死不降。
栾廷玉也是如此。
当梁山的人马杀到近前,祝家庄的庄客又接连溃逃之时,栾廷玉知道大势已去,再留下了只会送命,便不再迟疑的纵马逃命去了。
栾廷玉也不打算再回那祝家庄了,他心里估计此番祝家庄定是难逃覆灭的下场,自己留下来也是无力回天,就不陪着一起送死了。
栾廷玉打算去西北的渭州府小种经略相公处,投靠自己一个在那里担任军官的师兄,运气好的话,或许能谋个好勾当来生活。
栾廷玉年少是有幸在地处海岛的琼州府今海南岛,拜了个武艺超群的高人为师,这才习得了现在一身的本事。
而与栾廷玉一起随师学艺的还有七八个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军队里混成了中低级的军官。
说起来,倒是他栾廷玉在众师兄弟中是最不得志的。
其实刚出师离开琼州的时候,栾廷玉也是满怀着雄心壮志的,只觉得以自己一身的好武艺,怎么也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
为此,栾廷玉也是去了那最有用武之地的西北边疆,参加了军队与西夏人拼杀。
然而,就这么尸山血海中拼搏了三两年,栾廷玉按理也立功不少,但却未得晋升,反而时常连口饭都吃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