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满脸的不舍,幽幽道:“那屏风,是我跟郎君一起亲自挑选的”
武植轻叹了一声,楼着她的肩膀宽慰道:“放心吧,到了阳谷县新家后,我们再重新一起去买过新的就是。”
金莲“嗯”的应了一声,不过她的心中对许多东西,都仍是存在不舍之情。
毕竟他们在这处宅院住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其中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不舍也是难免的,就连武植其实也是没有例外的。
第二天,武植与金莲等人已将家中要带走的东西,都收拾好弄到了牛车上。
而宅院的买主,在吕二的尽力之下,也是顺利的找着了人,武植也没多贪,已五十两原价,将宅院卖了出去。
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明天早晨之时,便即启程,乘坐牛车前往阳谷县了。
徐韬也知道了武植要离开清河县的消息,他这时来到了武植的宅院中,叹道:“武兄,何事这么急着离开?”
武植最近在诗词上大放光彩,就在昨天还作了令人不由拍手称赞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徐韬正准备以后与他在这方面一较高下呢,谁知武植却要离开了。
而且武植还是徐韬恩师意欲收为弟子的人,就这么匆匆离开清河,确实让徐韬感到有些叹惜。
武植将徐韬迎入客厅中坐下,笑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我朋友相交一场,总会有再见之日的。”
徐韬也是生性阔达之人,经武植这么一劝,些许负面情绪便即一扫而空,随之笑道:“今秋之时,我其实也要离开清河,去恩州去参加乡试了。”
武植拱手道:“那武某就在此,就提前恭贺徐兄金榜题名了!”
徐韬现在是秀才的功名,若是乡试过了的话,那就是举人了,之后再赴京参加会试、殿试,再高中的话,才是金榜题名之时。
金榜题名时,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人最为期待的事情了,所以听了武植的这一声提前恭贺后,徐韬也是不由的一时意气风发。
“若真是有那个时候,那就真的是承武兄的吉言了。”徐韬哈哈大笑了一声。
送走徐韬后,武植却见刘栓儿又坐在了他家的台阶上,精神头很是不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