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病牛》

武植听了萧晨的出题后,便绕着这头老黄牛,装模作样的踱起步来。

当走到第七步的时候,武植便站定不动,停了下来。

萧晨等人心中暗笑:“难道你还能像学富五车的曹植那样,七步成诗不成?”

武植口中吟道:“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此诗一出,原本有些喧闹的四周,一下子安静下来。

良久,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武植,万没想到武植竟能做出这么高境界的咏物诗。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高,实在是高啊!”有人喃喃惊叹道。

“这……这怎么可能?”有人仍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而那个萧晨,这时则张大着嘴巴,震惊得久久回不过神来,表情丰富之极,羞愧、恼恨等情绪掺杂其间。

武植重新坐上了自己的牛车,向徐韬道:“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离开了!”

徐韬点了点头,看向武植的眼神中,比以前多了几分钦佩,“没想到武大哥竟是深藏不露的才学之人,以前是剑衣唐突了。”

徐韬相信,能做出“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等上等咏物佳句的人,一定不是平凡之人,所以对武植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了。

武植没再说什么,口中哼着小调,一扬鞭子,驾着牛车缓缓离开了。

刚才武植所念的诗,自然不是他自己原创的,那诗是南宋名臣李纲所创,名为《病牛》,被武植无耻的盗用了。

与唐宋其他名作相比,《病牛》的知名度不算高。

不过武植对这首诗的印象却也十分深刻,因为他前世公司饭堂的柱子上,便挂有这首诗,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能见着……

武植离开众议论纷纷的儒生后,重新返回了之前的住处,果然见到了焦挺还在那呼呼大睡着。

武植摇了摇头,弄醒了焦挺,然后带着他离开了。

“此等清幽之地,怎会有大伤风雅的人在这?”儒生中有人鄙夷的看了一眼武植,很是不满的道了一声。

牛屎的臭味传来,其“罪”在牛,但儒生不愿骂牲畜,便只能骂武植这个暂时的牛主人了,其他的儒生,大都也是眼神中带着些许愤怒的看着武植。

武植不想与这些人做无谓的争辩,重新坐在了牛车上,准备离开去接焦挺。

“这不是武大哥吗?你怎会在这里?”这群儒生的后头,有人惊讶万分的喊了一声。

武植寻声看去,见那人竟是昨日以五十两的价格,买了他的“跌打损伤药”的那个徐府公子,徐韬徐剑衣。

“原来是徐公子。”武植向徐韬拱了拱手。

有人皱眉道:“徐兄怎会认识这种粗鄙之人?”

未等徐韬回答,有人便笑着道:“哈哈,可能这是所谓的臭味相投、物以类聚吧!”

有几个人听了这话后,也随之不禁笑了起来。

“似乎这徐韬人缘也不太好啊!”武植心中暗道。

一个群体中,最被排斥的人便是异类。

徐韬在众儒生中,便是被许多人视为异类的存在。

他不仅经常练武,弄得鼻青脸肿的,还经常与商贾、老农等市井俗人厮混在一起,与其他的儒生并不怎么合群。

而且,偏偏这徐韬还挺有才华,时常在诗词雅会上,做出传颂一时的名作,从而大出风头。

所以徐韬徐剑衣,现在俨然已是清河县最出名的才子之一。

徐韬既是儒生中的异类,又这么出风头,自然便使得不少人对他很是排斥了。

徐韬这时听了那人的暗讽之言后,也没有生气,走到武植身边与他闲聊了几句。

刚才暗讽徐韬的人,名叫萧晨,字丙之,也是清河县较为有名的才子。

这萧晨因为数次在诗词雅会上,都被徐韬略压一筹,所以一直对徐韬怀恨在心,时常与他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