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小厮看着手中五十两银子,满脸的疑惑,想了许久仍是不知徐韬从哪得来的……
武植怀揣着刚赚来的一百七十两银子,出了徐府后,神色如常的向前走着。
但其实武植此时的心,却是砰砰直跳。
仅仅花费了一百点经验值,就成功换来了整整一百七十两银子,这钱来得太快,让武植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一百点经验值,若是从系统直接兑换的话,只能兑换到十两银子而已。
武植这时觉得,自己之前以经验换物品,再用物品赚钱的决定,真是再明智不过了。
远离了徐府后,武植没有立即回家,而是直接往城南走去。
武植这是要去城南找刘通刘班头,他之所以大费周章的赚钱,正是为了向这刘通打点一二。
刘通家坐落在城南一处热闹的街道上,当武植走到这处街道的时候,不少人都带着狐疑的神色看向了他。
“你们看,这人似乎与三寸丁武大郎有些相像啊!”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不过他似乎比武大郎要高了不少。”
“脸上的皱纹也没有了!”
街道上的人一阵议论纷纷,脸上惊疑不定。
因为武植的外貌是分为几次改变的,时常与武植相见的人,倒是没什么,但那些与武植许久未见的人,这时却几乎不能认出武植来了。
武植走到了刘通住处的院落门前,扣响了门环。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门被缓缓打开,探出了一个小女孩的脑袋。
“咦,大哥哥,你怎么到我家来了?”小女孩睁大双眼,惊奇的叫道。
原来这个小女孩,竟然便是之前武植摆摊卖武大郎烧饼的时候,第一个买他烧饼的人,今早武植之所以能那么快赶回家解救潘金莲和青禾,也是多亏了她的提醒。
“原来是剑衣啊,找我什么事?”徐清走到亭子外面,向徐韬喊了一声。
徐韬拿着《花气诗帖》走了过去,让武植与小厮站在原地等他。
“原来四叔在这,侄儿刚刚得了一幅山谷道人的字帖,但看不出真假,无奈着下,只得来向博学的四叔请教来了。”
徐清听到徐韬说自己博学后,神情略显尴尬,但还是将《花气诗帖》接到了手里。
徐清盯着《花气诗帖》,在亭子中踱了一会步后,说道:“这应该是山谷道人早些年的作品。”
“侄儿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字帖的真假,到底如何?”徐韬点着头,诚意满满的问道。
徐清咳嗽了一声,“此字帖笔劲而沉着,不关乎法度而关乎学养与审美之趣,无论是从风格、纸张的年份、墨色,或是从落款和印章来看,都不似作假。”
之后,徐清还说了一通让外行人听后,会感到一头雾水的长篇大论。
不过总结下来,徐清的意思就是一个,这《花气诗帖》是真的!
“太好了,不瞒四叔,侄儿刚被文正先生邀请了去参加不久后举行的品鉴雅会,正愁着没拿得出手的东西呢,既然这《花气诗帖》有四叔的鉴定保证,那侄儿便买下来吧!”
徐韬兴致盎然的说完,便要转身离开。
徐清听了徐韬的一番话后,心中却是一惊,他其实并没有看出这副《花气诗帖》的真假,刚才之言,都是临时胡编乱造的。
徐清想到,要是这《花气诗帖》被徐韬拿到了品鉴雅会上,那里能人众多,定能看出真假,若是真的还好,但若是假的,自己岂不是就大折了面子?
想到这后,徐清又咳嗽了一声,“剑衣啊,这幅《花气诗帖》四叔甚是喜欢,你可否忍痛割爱,让与四叔?”
徐清打算花点银两,将这《花气诗帖》买下,之言《花气诗帖》的真假,不就没有人能得知了?那他也就不用折面子了。
反正他徐清又不缺银两。
徐韬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那侄儿岂不是没有字画前去参加品鉴雅会了?”
徐清大方的道:“这有何难?你四处近些日子来,得到了不少好东西,给你一幅带去就是了。”
徐韬听后,这才笑道:“既然如此,那侄儿让给四叔也无妨,不过你打算出多少银两买下《花气诗帖》?那人是我的朋友,四叔可不许太抠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