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笑着说:“我就看原汁原味的,不看修改过的。”
他说着,就往新闻科办公室走。
孔思莹只好跟在他后面。
侯明站在一边,等孔思莹开门。
孔思莹心里有些忐忑,她唯恐自己稿子写得不好让部长失望,开门的时候手就有些颤抖。
侯明倒是神情镇静,在一边等她开门。
孔思莹将门打开后,请部长先进。
侯明进来后,他打量着这间办公室,说道:“这间办公室还真不大,三张桌子有点挤。”
就在他回身的时候,就看到了脸盆里泡的两只鞋。
他眉头一皱,没有说话。
一旁察言观色的孔思莹,将部长的表情尽收眼底,她连忙将自己的椅子拉出来,请部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然后从抽屉里拿出自己写的那篇稿子。
侯明坐下来,二三百字的小稿子,他看两遍,却不说话。
孔思莹心里没底了,她嗫嚅着问道:“部长,我写得……行吗?”
侯明说:“从新闻角度来说,你写的没有毛病,五要素交待得很清楚,这种动态消息也就是如此,应该说比较规范,但报纸不会采用的。”
“为什么?”
“你想,你写稿子的目标不是内宣,而是外宣,要跳出澜县,甚至要跳出寈州,放在全国范围内审视你这篇稿子,你说能发吗?”
孔思莹说:“肯定发不了,因为基层新闻本来就没有典型性,而且还是基层的会议消息。”
侯明说:“所以要学会提炼,请问,全市各地有哪些地方肯出资奖励外宣的?也许其它地方有,但没人宣传,亮点是什么?我不说你也清楚了。”
孔思莹的眼睛立刻亮了。
侯明又说:“当然,这样一篇稿子我对你没有过高要求,不指望上级采纳,但你写稿的时候,必须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这样在立意上才能命中率高。”
“天哪,您太懂了!”
孔思莹由衷地说道。
侯明没被她的夸奖所动,他拿起桌上的笔,在“县委高书记强调指出”这句话的下面划了一道横线,严肃地说道:“你什么时候给高书记转正了?”
孔思莹就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