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故技重施

绝品强少 步履无声 3515 字 2024-04-22

这个男人是跟着宣重一起来到小城的。

不过,一般情况下,小城里的人似乎都看不到他。

“帮我查一查,这个叫青蝉的女人的身份。”宣重看了眼面具男人说道。

面具男人苦笑了一声,说道:“皇上,我只是个毒师,又不是专门做情报的。”

等宣重的眼神落到他的身上时候,对方又打了个寒噤。

“是,我知道了。”

说完就走了出去。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宣重又给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

“肖遥,就都是对的吗?在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呢?”

清秋王朝。

肖遥越发的觉得清秋王朝那个皇帝怎么看着都不顺眼了。

他有的时候都想着直接进宫里将对方给抹了脖子。

可一想,若是真的将对方给弄死了,也算是彻底断了他们回到地球的念想。

这也只能想一想,不可能真的做。

有意思的是,清秋王朝的皇帝,又想要给肖遥赐婚了。

其实之前,对方就这么做过,只是被回绝了而已,现在又卷土重来,显然还是想要将肖遥和肖龙象两人留在清秋王朝。

肖遥和肖龙象虽然只是两个修仙者,但是他们在清秋王朝甚至是灵武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换句话说,若是清秋王朝的皇帝真的能够将肖遥给拉拢过来,哪怕说他掌握了整个灵武世界,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只要肖遥愿意,加上一个肖龙象,或许真的能够做到轩辕九重一直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

不单单是清秋王朝的皇帝这么想的,整个灵武世界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一个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的男人。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到的呢?

不过这一次,肖龙象却有了别的想法。

“我说肖遥,不然你就从了吧?”

肖遥:“……”

“你想啊,那个传送阵,很有可能是皇室的秘密,说不定那个公主,也知道呢?若是真的这样,到时候我们也不需要搭理那个傻皇帝了,咱们直接就能离开了。”肖龙象非常认真说道。

“……”肖遥无语道,“你这是想要玩美男计啊?”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也就是脱一下裤子提一下裤子而已。”肖龙象笑着说道。

肖遥宁死不屈。

在魏国边境的一个小城。

过了小城,就是北麓。

在这里,最有意思的大概就是唯一的一间私塾,老师竟然是个女先生。

女先生并不是小城的本地人,来到这里也没有多长时间,只是到现在都没人知道这个女先生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听她说话的口音,似乎也就是魏国人。

所以说,这是一个来历神秘的人。

这也是小城里,最被人尊重的人了。哪怕是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方,也不会有人说女先生半句不好,这样一座邻近边境的小城,能够有个让孩子读书的地方,有个读书人,也算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在女先生来到小城里之后,就有无数年轻才俊前来提亲,可都被女先生一一拒绝。

按道理说,女子到了这个年纪,正是应当嫁人的时候,可看女先生似乎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很快这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在那些人看来,一个读书人,似乎原本就可以有孑然一身的觉悟。

可他们却未曾想过,当一个人真的产生这样想法的时候,也该是有一个理由的。

也就是前段时间,这个私塾里,又多了一个先生。

一个看上去年纪大概只有五十岁的中年男人。

女先生和对方简单交流了一下,发现对方确实是个有学问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对方的那张脸,又让她有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她敢肯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对方,可只要是看到这张脸,她就会有一种不安。

里面的缘由,一时半会的,也想不明白。

从对方的口中,女先生得知,对方名宣重,这个姓倒是少见。

哪怕是感觉不好,女先生还是将对方给留下了,他的想法其实也非常简单,只是单纯的觉得,有这么一个人,留在小陈的私塾里,对于小城里的百姓们而言确实是一件好事,这段时间,她也有些疲惫,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私塾里现在已经有了六十多学生,实在是有些分身乏术了。

其实在女先生看来,这个叫宣重的男人,也非常健谈,幽默。

而且,看上去也非常和善。

没几天,女先生也打消了之前的顾虑,和对方攀谈起来。

不过,有意思的是,女先生发现,对方聊的最多的,还是大秦王朝的事情。

在说起大秦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人。

肖遥。

提起肖遥,女先生脸上的表情就稍微显得有些动容。

这一幕,自然也落到了对方的严重。

“青蝉,你认识那个叫肖遥的人吗?”青蝉,就是女先生的名字,至于她姓什么,就不知道了,宣重也一直没有问过。

青蝉轻轻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认识,只是听说过。”

“嗯,现在肖遥应该也算是名扬灵武大陆了,听说过,到也不足为奇。”宣重笑着说道。

青蝉不置可否。

“可惜的是,就因为这么一个人,偌大的大秦王朝衰落了。”宣重叹着气说道。

看得出来,当对方说出这么一番话的时候,有些发自肺腑。

“衰落吗?”女先生对对方的这一番话,倒是不认同,“在我看来,这是大秦王朝的新生。”

“新生?”宣重摇了摇头,“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