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他之前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好上太多了。
这些人若是觉得你不错,觉得你能耐大,他们就会彻彻底底的服气你,绝对不会在背地里给你下什么绊子。
和这些人相处起来,对李斧而言,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李斧的眼神也落到了那个中年校尉的身上。
“前往后城,准备迎战吧。”李斧说道。
那中年男人脸色微微一变,小声问道:“真的要出去迎战?”
“不然呢?”李斧笑着说道,“我边城城门,只能守着赵国的那些士卒,从来都没有对后方设防过,不出去迎战,难道等着对方攻城?而且,现在边城还有多少百姓你知道吗?”
“……”其实这件事情,即便李斧不说,他也能想的明白。
“其实,李将军,即便这一场输了,也不会影响大局的,大不了丢掉边城便是,不如,你和夫人先走吧……”那中年男人眼睛通红颤抖着声音说道。
“我走?”李斧哈哈笑了起来,一脚踢在对方的屁股上,“我说老金,你是不是觉得我走了,你就能干这么将军啊?想都被想,别看你年纪比我大,但是你依然得在我手底下当兵!还有,这边城丢了,固然不可能影响什么大局,但是在这边城里还有我北麓百姓,这里还是北麓,别说大秦王朝只有两万士卒,即便有二十万,又如何?我北麓士卒各个勇猛,各个骁勇,怕什么?”
说到这里,李斧往前走了一步。
他放目数十里,眼神锐利。
“我北麓士卒曾经败过,死伤无数过,甚至还以多输少过……可我北麓士卒,何曾怕过?何曾退过?何曾屈服过?!”李斧转过脸看着那个中年男人,目光如炬,“以前一直有人说北麓士卒孱弱无力,今日我李斧先扛起这一面大旗,我北麓士卒,如虎如蛟,无坚不摧!”
说完,带上银色头盔,手持长刀,一步步下了城楼。
刚下城楼,忽然听见身后战鼓响起。
城墙之上,一女子广袖退至肘前,双臂有力,鼓声远扬。一道倩姿,如歌如舞,何需丝与竹?
女子挽袖击鼓,何等悲壮。
儿郎背水一战,满地悲凉!
“上马,随我杀人!”李斧目光如刀,直至远方。
八千士卒齐上阵,震得刀剑共响。
整齐的队列,朝着后方进发。
等遇到大秦王朝那两万士卒,李斧提气,喝了一声,率先冲入敌方阵营,如猛虎下山,如狂龙出海。
刀刀见血。
无数人在浴血奋战。
一个个在嘶吼,在咆哮。
这里是北麓。
任凭你大秦王朝士卒如猛龙,也不得在此放肆!
城墙之上,鼓声还在继续。
那女子双颊被泪水打湿。
“姓李的,你若不能活着回来,我非得将你偌大的李家给拆了,还天天打你妹妹,你妹妹可打不过我……”
边城,前后为敌。
前有赵国雄兵正在对峙。
后有两万士卒,忽然发难兵临池下。
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道难题。
即便是个骁勇百战百胜的将军,面对这样的局势,恐怕都得头疼。
李斧同样如此。
更何况,现在的边城基本上也没什么老将了,能拿得出手的那些,大多,都已经战死。
虽然,从大局上来说,北麓边境与赵国开辟出来的战场,只能算是一个小战场,能影响到局势,但是却影响不到太多局势。
可这并不意味着这里风景多好了。
同样的,这里每时每刻,都在死人。
有的是奔赴更前方的探子斥候,有的是死在半路上的驿兵,还有的就是死在沙场上与敌方厮杀的士卒了。
原本,李斧只是变成的一个副将,可现在,他已经越俎代庖,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
李斧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骁勇善战,曾经有不少人,都用过一句同样的话评价这个年轻人:这是一个为战争而生的人。
同样有这样一句评价的还有石牛。
所以以前肖遥就觉得石牛和李斧两人身上,到底有不少共同点。
石牛只是一个小小的支点,所以他也不需要拿什么主意,只要做好别人吩咐他去做的事情就足够了。
可李斧不行。
现在的他已经开始逐渐独当一面,很多重要的决定都要他来判断。只是,李斧在这方面并不是多么的擅长,一方面是因为他原本就没有研究过这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分不清战争里面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听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任何一个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士卒都知道,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上面的一个决定,很有可能让下面的人死伤数万。
好在,李斧的身边还有一个刘玲。
这也是当初肖遥想到的。
既然让李斧支援这边的战场,就不可能让刘玲不陪同。
而且刘玲原本就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再加上她原本就和李斧之间关系密切,让刘玲跟着李斧一起开辟这边的战场,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都没什么问题了。
即便是这样,现在的刘玲面对此时的难题,计谋上也有些捉襟见肘了。
“李斧,我也没什么好主意了。”两人站在数十米的城墙之上。
一眼望去,能看见不少烽烟,还有大大小小的坟包。
有的里面埋葬着北麓士卒的尸体,有的,则是赵国士卒的马革裹尸。
只是现在他们再也没有这些身份注明了。
他们,都只有一个新的身份。
为国捐躯,为国战死的士卒。
不管是北麓的士卒还是赵国的士卒,都是如此。
在他们的后方,那两万人卷着尘土还在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