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紧张忙碌备高考

蹉跎惘少 三秋堂 3445 字 12个月前

那人来到肖尧近前,戏虐的看着他。听他说有烟还是好烟,就用手里的刀对着肖尧挑了挑,意思是叫他拿出来。肖尧打开张建课桌的面板,伸手在里面摸了起来。

他来的时候,随手带了根自行车的铁链锁,就放在张建的桌柜里,他怕早早拿出来,把他俩吓回去。这时他已经摸到了铁链的小头,紧紧抓在手里。那为首的这时也是好奇,就把头伸过来查看。

就在这时,肖尧顺手把铁链抽出,链条顺着那人的下巴滑了上来。急速上来的链条后面,带着一个粗大的锁头,在经过为首那人的下巴时,直接将他下巴上连皮带肉,刮下来一块。

“嗷,你他么……。”

他的话没说完,手里的刀也没来得及挥动,肖尧已经把铁链绕在他脖子上,两手交替狠命一扯,他的叫声和骂声戛然而止。

后面那人见肖尧动手打倒了老大,一声喝骂就扑上前,肖尧双手一按桌面,两只脚同时踹在他的胸口,他“啊”的一声,就被踹倒在两张桌椅之间。肖尧没管他,飞速来到两个看守女生的面前,一声大喝:

“你们闭上眼。”

那两人见过去的两个同伙被瞬间打倒,也是气呼呼的要来帮忙,没想到肖尧这么快就过来了。

他俩刚到讲台前,走在前面的一个,就被肖尧一个直拳,狠狠的砸在面门上,对手的鼻梁“咔嚓”一声被打断,他眼前一黑,就往地上倒去,紧跟在后面那人,抬腿就是一脚,踢向肖尧腰间。

肖尧侧身让开,顺手一捞,托住那人的一条腿,自己也是抬腿就踢,那人一条独立支撑的腿,被肖尧狠狠的踢在膝关节部位。

于此同时,肖尧把手里托着的腿往上使劲一撩,这是在活劈,那人口里一声惨呼,瘫软在当场。

守在门口一人,此时已经吓傻了,他想拉开门跑路,可他自己关上的门,此时却怎么也打不开,断了他逃跑的希望。出去的门,已经被肖尧提前让张建从外面扣上了。

打,他是绝对没那胆子的。自己进来五个人,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四个已经倒地不起,他在这几人中,实力还是最差的一个,他凭什么去和肖尧打?

这人眼看跑路无望,而肖尧已经一步一步向他走来,这一情景,他刚刚是看着自己的老大这么做的,现在剧情反转,但受吓的人,却变成了他。

“噗通。”

不等肖尧近前,他双膝一软,直挺挺的跪在肖尧面前。

“你饶了我吧,我只是跟着来玩玩的。”

面对这样的软蛋,肖尧向来不屑动手,他转身来到被他踢到在桌腿之间的第二人面前,那人用恶毒的目光瞪着他,破口大骂。肖尧理都没理,一脚踢在他下巴上,让他再晕会。

为首之人,被肖尧用铁链锁勒晕,直到这时候才缓过劲来,喉结上的疼痛,使他的脑袋还有点发晕。

看到肖尧整理好衣衫就要离开,刚刚那片刻的温存,瞬间荡然无存。范芳菲很自责,她从内心觉得对不起肖尧,他那么费尽心机的阻拦她,她知道他是为她好。可不是身在其中,谁又能真正了解个中滋味?

当局者迷,迷的是一种期盼和自信;旁观者清,清的不过是事不关己。但肖尧没有把她高高挂起,不管是怎么得来的钱,他和小爱没动分文,只对小爱说她最大,结婚也是最早,全部交给她使用。

他又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穆志的拳脚,只不过是想让她离开穆志。可她不但没听,如今已木已成舟,只少了当众宣布的那一个场合。

范芳菲非常希望在那样的场合,有她心里的保护伞,陪她一起面对。

可她听了肖尧的话后,知道这一想法已经不可能实现,她很不舍,也很不忍。她主动从背后抱着肖尧,说不出口让他别走,只是默默的流泪。

若是在夏天,衣裳单薄,肖尧会感觉到她在流泪。可今天,肖尧都没回头。他轻轻掰开范芳菲交织在身前的双手,打开门。

“我记住了,你已经是他的人了。”

临行前,范芳菲茫然的耳中,只听到了这句话。她想追出去把他喊回来,她想把自己沉积的各种想法,全盘托出。当看到剧场过道,不断来往的观众,她怯步了。

这个年的正月初二,肖尧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拜年客人。通过他们说话,肖尧才得知,此人原来是他姐姐在城里谈的对象。

姐姐没考上大学,就留在城里工作,这件事肖尧早已经知道,可谈对象的事,他今天才获悉。

肖尧在外面,喜欢多管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可在家里,他从来都是什么事不管,啥事也不问。就是赤果果的家活懒、外活勤。

在他的潜意识里,家里的父母和姐姐,都是管他的,他没资格过问任何事。这也就使他在家里,养成了回子上街---诸(猪)事不问的习惯。

同样的,对于今天来拜年的不速之客,肖尧没有反感也没有好感。除了吃饭,就在自己的房间看书。父母见他临近高考,这么努力,当然也不会让人去打搅他,心里也甚是安慰。

肖尧第一次,过了一个没让他出去拜年的安稳年,但也就几天功夫,过了初五,他就和王佳佳一到去了学校。

高考前的复习是紧张而又忙碌的,这个期间,没有人会浪费一点时间。

背不完的英语、语文和政治书,做不尽的数理化习题。老师的叮嘱,家长的期盼,都在一天天的临近,气氛压抑的让大家都快喘不过气来。

当年高考,是要先通过预考,才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

预考是那时的一项特殊政策,只有通过了预考,才能参加高考。名额是分配到各个学校的,录取人数,也是按该校上年高考上线人数,增加一定比例来确定。

先预考,再高考考前花一个月时间填志愿,这就是当时高考的一个流程。

考完预考后,基本就不上课了,学生大都以自习为主。由于是先填志愿后考试,那整整一个月,最大的事情,就是填报志愿,录取方式跟现在大不相同,很少有人敢往高处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