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只顾低头,去除辫子上杂物的时候,吴靓媛感觉到有人在动她辫子,她心里烦躁,正欲发怒,一回头看到肖尧的动作时,她没有吱声了。
肖尧那满目专注的神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小心翼翼的动作,彻底平息了她烦躁愤怒的心情。她默默的转回头,装作不知道。
就这样,肖尧抓着她的辫子,一直到看电影结束,也没放下。从此以后,肖尧在班上偷玩她的辫子,她再也没有挪到前面,任由他玩去。
曾经有一次,下课了,肖尧还抓着吴靓媛的辫子不放,她一个起立,被拽到在地,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教语文的肖老师,气得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脸上隐藏的几个麻点,都暴露无遗。
想到这里,吴靓媛的嘴角,微微荡起了一丝甜蜜的笑容。
“媛姐姐,你别自己在那笑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也说给我们听听啊。”
周薇爱等了半天,没见吴靓媛开口,反而见到她在那独自傻笑。她再也憋不住、等不及了。
吴靓媛从回忆中被拉回现实,她略带歉意的对小雅和小爱点点头。
其实要说吴靓媛真正和肖尧接触到熟悉,还是后来学校组成的五人参赛小组,她才渐渐的和肖尧活泛起来。
要说肖尧在小学,给她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他太调皮,太顽劣。打架只是小菜,和老师对着干是常见。最后王老师都下达禁令,不允许他把狼狗再带到学校。
教算术的王校长,曾经用一节课的时间,把他当做示范典型,来批评教育,并让全班同学引以为戒。
而真正让吴靓媛难以忘怀的,那是在初中时的一段往事。那是皂公中学,校团支部书记带队的一次果湖锥子山旅游。
(注:本章节有关太和小学环境的描写,由书中角色参与补充提供,秋堂在此表示感谢。各位读者猜猜是谁?)
肖尧最先背出圆周率后面的二十二位数,满心欢喜的要回家,却被王校长拉了壮丁。他硬性留下肖尧,自己拍拍屁股走了。
肖尧见王老师走了,自己被苦逼的逼着,监督同学背圆周率,明天还要抽查,背不出来自己还要担责。这叫他到哪说理去?他心里很是不忿。
肖尧坐在讲台上沉思良久,他一咕隆回到座位上,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了一段话:
闪电一死一无救,二来我杀我,把酒吃,酒杀儿,杀不死,来啊来。
肖尧把这段话,让同学们都抄一遍,然后背熟就算过关。很快的,一班同学都背完了,背过后,肖尧和他们低声交代了一番,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数学老师的严谨,想来说道做到,第二天一上课,第一个被叫起来背诵圆周率的,就是肖尧: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肖尧顺利的背了出来,老师没有意外,他又找了几个差一点的同学,全都无一列外的背了出来,就是听起来有些别扭,有些数字,背的似是而非。但也不能说不对,老师只好认可。
这下该数学老师纳闷了,一般背诵简单枯燥的数字,是最容易记错的,就是今晚记住了,一觉睡了也会忘记,怎么自己班上学生的记忆力,都变得这么好了?
通过王老师背下的一番调查,真想终于大白,原来肖尧把数字变成了汉字,二十几汉字,搁谁也不费事就背熟了,而且早上起来,只要看一遍,就会再次深深记住不忘。
得知真相的老师,并没有再纠缠此事。他私下对肖尧的父亲,把肖尧很很的夸赞了一通。
他们那时念书的学校,是一片座落在田间的老屋,叫太和小学。说是学校,其实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留下的两栋土墙小青瓦顶,带走廊的房子。
一栋座北面南,一栋座南面北,两栋房的东边、南边和北边,环绕一条水渠。水渠边,古树杨柳成排,每到夏季,绿树成荫。西边由一堵墙连接,中间开个门,学生进出都由此门。
门外西边,是个大约三百多平米,什么也没有的泥巴操场,这就是她们当时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