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扣在水里的腰盆,非常稳定,肖尧费劲力气,爬上腰盆底板。他想大声呼救,但又怕挨骂,想来想去,见到离岸边不远,在连续呼吸几口气后,就奋力向岸边跃去。
脚下的腰盆,在肖尧跃起时,往后面一晃,力道被削弱大半,肖尧到底没有安全着陆。他拼命舞动四肢,最终抓住岸边的荒草,挣扎上岸,他也不管倒扣在水中的腰盆了,看看四下无人,落荒而逃。
这次的遇险,仅仅让肖尧知道,沉到水底,可以窜出水面呼吸的方法,最终让他学会游泳的,还是在省城的一个三角塘。
这个三角塘,在靶场的东南角,处于客车制造厂的马路对面。放暑假的肖尧和同学,经常在靶场掏过子弹头后,就来这里戏水消暑。
这个水塘不深,他们站在水里,都可露出头部。就在这里,肖尧学会了狗刨,蛙泳,仰游和潜水。也就在这之后,他只要遇到的江河湖泊,就会忍不住下水游泳。
也是在这之后,他的水性越来越好,长江、巢湖、黄河、大海,都留下过他畅游的身影。也为他今后在包公湖救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肖尧,还不快上来,你回来了也不找我,真的就把我当空气啊?”
正在水中仰面朝天,惬意的躺着休息的肖尧,被岸上的呼喊声惊起。他抬头就看到黄莉站在岸边,小嘴都撅得老高。她是来这洗衣服,才看到肖尧在水里的,那委屈就别说了。
“你转过去,我来取裤衩。”
感情肖尧到了水里,把自己脱个精光,黄莉一眼就看到了湿漉漉的裤衩,就在离她不远处的岸边上,旁边还有一条干爽的短裤。她走过去抓起裤衩就扔向水中的肖尧。
“真不要脸,一件裤衩都不穿。”
黄莉说完就羞红了脸,转身背对着水中的肖尧。肖尧在水里穿好短裤,自由泳姿势划到岸边,双手一撑岸边的石坝,窜出水面。
“我哪不要脸啦?这里没人,脱光了游泳更舒服,谁叫你来了不走,还站边上看。”
黄莉转身还想责骂肖尧,但一转身她就羞愧得无地自容。
小惠阿姨的安排,不得不说还是很有预见性的。肖尧一家的团圆饭,在八月十六的中午圆满完成。
肖父和肖母,吃完午饭就直接回农村了,而肖尧在稍事休息后,也骑车回学校。这个个中秋节,肖尧过得繁忙而充实。
节后在家无聊的黄莉,吃完午饭,就早早的来到学校。
家近的没来,家远的没到。她一个人躺在寝室的床上看书,但她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周镇,她想象不出肖尧此时在做什么,是在离开周镇,回来的路上吗?
按推算,他现在应该在回中转城的班车上,晚上连夜赶回省城,明天上午到校,应该没有问题。
当黄莉在寝室神飞天外,暗自揣摩,思念肖尧的时候,肖尧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骑行,已经在晚饭前夕,回到了学校,他一到寝室,就拿了短裤,跑到打水几房去洗澡游泳了。
肖尧的游泳本领,还是他几次死里逃生,才自学会的。十多年前,在他七八岁的光景,那时,他还在省城读小学,放暑假到农村来玩。
农村的孩子,夏天,大都喜欢在水塘里玩水嬉戏。
肖尧才到农村,不敢下水,就在岸边看着和他一般大的孩子,在水里嬉闹,内心羡慕不已。
时间久了,肖尧不免跃跃欲试。在他看来,那些个子还没有他高的孩子,都能在水里露出头部,想必自己也能探到水底。
想到就做,肖尧按耐不住,顺着岸边摸下水塘,站在塘边水底冰凉的烂泥上,肖尧浑身舒坦极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往水塘中间深入。
可他哪知道,这水塘每年都要挑秧泥,每年挖深,中间至少有两米多深。
秧泥,是那时为稻种育苗,所用的最好肥料。
经过一年的流水浸泡,塘底的泥土,细腻肥沃,每到冬季,农活不忙时,生产队就会逐个的,把一个个水塘抽干,抓了鱼分给各个农户,把上面一层烂泥,挑到预备好育苗的田地里晒干。
肖尧这一步,不知深浅,他马上就不叫肖尧了。直接改姓沉,名到底。他没来得及扑通几下,就沉到塘底了。
正在岸边稻田里惯稻的三拐头,是肖尧的一个远房叔叔,因他头上长了三个棱角,大家送他外号三拐头。他是眼看着肖尧下水的,可他当时也没在意,他根本不知道肖尧不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