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林建琛反诘自己,询问警官怒气渐起,道:“我们接到举报电话,说你偷盗!”
林建琛立即接话死盯着:“请问警官指称我偷盗的证据何在?如果一个举报电话就可以作为证据的话,请允许我立即拨打110,举报你偷盗。那么,依你刚才指责我偷盗的逻辑,那你便就是偷盗者了。一个偷盗者,有何资格来询问我呢?如果警官不承认你自己是偷盗者,那么,也就推翻你指称我偷盗的话了。请问警官,你是承认还是不承认你是偷盗者呢?”
林建琛这是用询问警官的矛去刺其盾,无论结果如何,询问警官都是输家!
询问警官没想到林建琛会奋起反诘他,听了林建琛的反诘,顿时哑口无言地张大嘴巴望着林建琛,一副茫然失措的模样。
记录警官见林建琛辩锋犀利,令同伴受困了,淡淡地道:“他并没有说你就是偷盗者,只说你被举报有偷盗的嫌疑。这一点,请你要注意措词!”
林建琛不冷不热地道:“请问,你也是询问者吗?”
记录警官尴尬神色立现,道:“我是记录人。”
林建琛白了记录警官一眼,淡淡地道:“那请你做好记录人的事情吧,别扮演起询问人来!”
见同伴替自己解困也被林建琛责难,询问警官顿时想起林建琛是人事总监,是专门练过嘴皮子的,这才感受到询问林建琛的压力非常之大。
询问警察在心里字斟句酌后,道:“刚才我问你为何偷盗,并非指称你就是偷盗者,只是我个人口语表述的一个方式而已。”
林建琛针锋相对地驳斥道:“请允许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我不能认同你的说法!你用不准确的口语表达方式,来表达对我偷盗的怀疑,将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记录人根据你问话和我的回答来记录这个询问过程,这份询问记录将成为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上的文字,并不按照你不准确的口语表达方式来理解,而是按书面正规文字来理解。而书面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与你不准确口语表述方式所要表述的内容,存在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向。因此,为了避免你不准确口语表述方式所造成的相反解读,请你修正你不准确的口语表述方式。谢谢!”
林建琛这一大段话,说得非常在理,令两个警官都目瞪口呆了,想了许久,询问警察才道:“好吧!我刚才最后一个问题作废,现在我重新提问。有人举报,你有偷盗的嫌疑。请问,你有偷盗行为么?”
林建琛干净利索地回答:“没有!”见两个警官被自己逼到万分尴尬的地步,林建琛心里在暗自得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