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由于心情好,喝多了一点,午饭后就睡了。秀儿在收拾家务,陈平闲不住就出来走走,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城西城楼。城楼两位兵士在巡逻,由于非战争状态又加上岳阳楼是风景名胜,时常有文人骚客前来观览。对于陈平登上城楼、兵士并没阻拦。
岳阳楼在岳州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陵,操练水军而最早修建,故又名阅军楼。在历史的长河中,饱经战火,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庆历四年春、时任知州滕子京又组织重修,并刻古今贤人诗词于其上。
一近岳阳楼,陈平感到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丝丝清凉沁人心脾。不油然仔细观看起墙上和碑上的文章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读罢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陈平陷入了沉思,进而进入了空冥之境。如果师父或师叔在场,一定会惊叹陈平这种无意识的“道境”,读儒家文章而悟道、这可是许许多多修行者、毕生都难达到的境界。
随着这种儒家独有的浩然正气进入上丹田,陈平记起了《道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是的,我该清除杂念,深入内省。不以追求失去的记忆而刻意苦思,应该以自然而然任其恢复。“陈平喃喃自语。
从空冥中醒来,已经夕阳西下。儒家特有的浩然正气,已将陈平全身经脉进行了洗涤。感觉全身暖洋洋,有使不完的力量。其实,此刻的陈平已在空冥中达到了”炼神还虚“境界。如果是通过修炼内丹或外丹达到此境界,肯定需要运转丹田真气方能发挥力量。但陈平不需要依靠丹田真气了,因为这种浩然正气已深入全身经脉和骨髓,可以说全身无处不丹田。这也就是为什么读书人不懂道法,神鬼却不敢侵犯的真谛。因为读书人特有的浩然正气,能自动驱赶鬼神于无形。万法归一,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这样,道家老子能成圣,儒家孔子同样成圣。
陈平还没想这个层次,只是感觉”道“博大精深,只是感觉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虽然还没有找回近年的记忆,但似乎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正如范文正公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回到家中,天还没黑,秀儿早早已经做熟了晚饭。
爷爷也起来了。
”咦…陈平你像变了个人似的“爷爷从陈平身上感到了读书人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