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绯色沉默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有话您只管说,本妃洗耳恭听。”
“您别看丽儿死后,我罗家便好似在京城里消声觅迹了一样,其实京城这形势,我不敢说摸得很清楚,但至少比其他大部分的人清楚多了,李家变天,势必会长云妃和禹王的气焰,相信这也是您没有除掉李庆延,留他一命的用意,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李熯的确睿智,却还不够火候,李庆延也不可能真心的辅佐他,所以要对付云妃和禹王,您还得另想对策。”
似乎没想到罗太傅竟然会把话讲得如此直白,苏绯色的眉眼转了转,终是开口:“另想对策?”
对于苏绯色这种不否认也不承认的态度,罗太傅倒也不介意:“不知九王妃可知道庆王?”
“庆王?”苏绯色眯了眯眼,似乎是在记忆里翻找这个人。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庆王应该是所有王爷里最小的,资质倒是不错,可惜无心其他几个兄弟争夺皇位,所以常年游历在外,不过问京城政事。
“恩,正是庆王。”罗太傅点了点头,这才又接了下去:“庆王近日回京了,皇上还留他在京城里多住一段时间,九王妃倒是可以趁机拉拢庆王,相信以庆王的身份和智慧,一定能成为您不错的盟友。”
庆王和禹王是兄弟,在身份上是平起平坐,在手段上
禹王聪明,庆王也不是笨人,否则就不会常年在外,躲避这场纷争了。
只是庆王既然无心皇位,又怎么会成为她的盟友呢?
想到这,苏绯色不禁淡淡一笑:“罗太傅怕是不清楚庆王的脾气,本妃听说此人淡泊名利,又岂会参合这些事情?”
没想到罗太傅却笑着摇了摇头:“不了解他们脾气的人是九王妃您,我是从小看着他们兄弟几个长大的,他们的脾气,我最为了解,庆王不是淡泊名利,而是心慈手软,不愿看见兄弟相争,兵戎相见,更不愿自己成为这场斗争的刀下亡魂,才会离开京城明哲保身,但时事逼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有人欺到庆王头上,庆王一定会反击回去。”
罗琦丽是李家斗争的牺牲品,若要说报杀女之仇,那就是毁了李家。
可李庆延已经对外宣称王氏是死于急病,李家翻天的事情也只有她,李庆延还有李熯这三个当事人知道,在外人看来,李家应该还是由李庆延做主,一切风平浪静才对,罗太傅又怎么会在这时候来感谢他?
难道他知道些什么?
不管他知道些什么,此事事关重大,能装傻,她就绝对不会承认。
否则李家的事情是小,她利用留君阁杀王氏才是真正的大事。
连李庆延都能注意到留君阁不一般,宋凌俢又怎么会察觉不到?
而要是让宋凌俢知道她与玉璇玑的关系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那麻烦将比现在更多!
罗太傅不是傻子,也明白苏绯色有自己的苦衷,所以苏绯色不承认,他也没有强求,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了下去:“丽儿死后,整个罗家就像塌了天一样,管家是从小看着丽儿长大的,为了给丽儿报仇,他不惜把自己的女儿送入李家当丫鬟,本是想抓些李家见不得光的把柄,可没想到把柄没抓到,倒是抓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
原来如此,难怪罗琦丽死后,罗家一直风平浪静,也没有半点要报仇的迹象。
原来他们早就在暗地里布置好了一切,就等时机到来了。
苏绯色明白,罗太傅之所以向她坦白这些,是为了让她放心,他并没有要害她的心思,可仅凭罗太傅这几句话,她又怎么敢拿自己和玉璇玑来赌?
就在苏绯色犹豫着该怎么接罗太傅话的时候,罗太傅又接着说了下去:“既然九王妃不知道这件事情,那就是我误会了,可无论如何,那个替我丽儿报仇的人,就是我罗家上下的大恩人,大恩人今后如果有事需要用得着我罗家的地方,只管吩咐,我罗家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苏绯色不承认没关系,他只要把他想表达的表达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