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几年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科技发展,中国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军事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也尤为突出。各种国内消耗大量资金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武器都陆续投入军队中使用。
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优势,正在逐步体现。
军区将部署展开一场贴近实战的军事演习,这是郑源成为军区参谋长的第一场大型军事演习,势必是要开始整改全军区的训练作风的。这几年除了少数几个和顾一野有一样思维的军官,大部分军区训练演习都已经变成了演戏,换汤不换药的训练也逐渐变得陈旧,经不起实战。如果再不整顿照这样走下去,他们军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军区远远甩在后面,弄不好最后会被整编消失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这次的演习全军区上下尤为重视。
演习预计16日零时启,红蓝双方对抗,参演双方依旧是七零零团和特战大队,地点设在了距离海训场12海里的翘头岛,演习内容海岛夺控,演习时间设定为四十八小时,代号:湛蓝行动
翘头岛:陆地面积二点六平方公里西北两侧为悬崖峭壁,主峰一百二十五米,东侧全部为礁石,海上暗礁众多,海浪较大,岛岸线为陡崖岸,且较为曲折,无法靠岸,南侧有码头,有一百米左右的滩涂地带,适合船舶靠岸,西北方悬崖下为零点六平方公里的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情况-较为茂密。这里作为曾经被日军作为海上要塞,派过大批的工兵和劳工,用了三年的时间在岛上建成了可以射击三百六十度目标的坚固炮台,和深入地下的防御工事系统,悬崖下还有淡水制造工坊,暗堡遍布整个岛屿,岛上几本都被挖空了。
国民党军败走台湾之后,曾经把那里当成了反攻大陆的前哨,对日本人留下的工事进行过升级改造,派驻过近千人的兵力。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军队在沿海夺岛战役中曾经把这座岛当做头号的夺取目标,但经过多次海陆空立体攻击的推演,战役指挥员最终还是没能下达实施攻击的决心,而是用了迂回的方式,用了六年的战斗时间,翘头岛粮路被断。守军信心崩溃,才不得不登舰离岛。
这份详细资料是顾爸爸的研究课题内容,所以顾一野比其他人更了解这座岛。
按照导演部提前给出的演习预案,常规操作,自然是七零零团守岛,特战大队夺岛。
但顾一野心里当然是更想成为夺岛的一方,懂得防守固然重要可进攻才是更加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不是吗?
所以顾一野和苏瑾一同搜查资料的时候不仅仅起拟了守到方案,同时也撰写了一些夺岛的进攻方案。
红蓝军兵力相差不到五倍,可翘头岛这样基本被挖空的岛屿是无法简单的通过轰炸来达到夺取的需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海上破袭应该用一切手段控制,袭击和打击,应该用击而不毁的方式,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演习自然是是正经的演习,可苏瑾偶然间通过自己的人脉得知一些事情之后,这次演习在她眼中已经变了味道。
这些年顾一野的境遇苏瑾都看在眼里,你说郑源是个好领导吗?他原本应该是的,他的初心也是发自真的的想建设一只强军,一只尖子部队。可人都有私心,这些年他已经不由自主犯了他自己口中说的和平病,也不由自主地染上了护犊子搞派系,被下属溜须拍马等一些问题。所以他任由陆平凡那么优秀的指挥人才,被排挤被调走。顾一野的优秀也同样被他压制,让他无法更大限度的实战自己的抱负和才华。
顾一野自那次转业的事情之后,也成熟了,懂得了刚过易折的道理。
所以一只在蛰伏中努力成长,装备人员都不是最优,没关系,他会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弥补上这些硬件的不足。为了,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他冲出束缚的机会。
苏瑾我同样在等,她能做的有限,可煽风点火,她还是挺擅长的。
原本训练演习几乎清一色都是团级师级领导作为参演的实际指挥员,这次演习指挥权下方,史无前例的放到了高粱和顾一野这层,郑老头的私心,算是昭然若揭。
这明摆着就是在给高粱制造履历,为以后的晋升做准备,既然他可以让顾一野当高粱等垫脚石,没理由她要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而且红蓝双方对调,顾一野摆脱了他诟病已久一成不变的阵地战,变为夺岛一方,这恰巧正和他意。
这是军区演习,按道理来说苏瑾自然是不可能参与的。
但她作为紧跟改革开放以来,抓住机会最先占得先机富起来的企业家之一,在一些领域也或多或少和部队有过一些合作。
这么多年苏瑾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发展经济个方面经济建设从而带动多领域发展,但作为部队军属,苏瑾从没有越过界,也知道高压线在哪。所以当她找到孟副司令的时候,孟副司令很是诧异。
因为一些合作项目,苏瑾在接触过的部队领导中,对孟副司令印象很深,因为他是一位惜才,且能站在高位纵览全局的人。对军队多年的无私奉献和对新兴科技运用到军队建设一直秉承着高度重视的态度。
作为部队的高层领导,他绝对是拥有慧眼的伯乐。最看不得的就是保守稳固,不知居安思危的不作为。能坐到他现在的位置自然有自己的行事原则,苏瑾自然不能用私利让他做出什么违背原则的事情。所以苏瑾只是去和他打了一个赌,一个让他抗拒不了的赌约。
苏瑾将顾一野和高粱的资料模糊了能辨识他们身份的东西,只留下他的这些年的作为和观点。仅仅这些放到孟副司令面前,足以吸引他的目光,毕竟他惜才是出了名的,他绝不会任由有真材实料的好苗子在他手里溜走。
所以苏瑾只是和他约定,如果这次湛蓝行动不会按照演习导演部的预案来进行,她恳请他破例带自己去导演部,作为交换,会让他看到被泥沙遮掩住的金子。
两天后,苏瑾果然接到了孟副司令的电话。
路上苏瑾跟着孟副司令听到了这四十八小时的对抗详细记录。因为训练的不全面,双方在各个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可这并不妨碍这场对抗的精彩,连她听过了这些你来我往的战斗,都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第三天傍晚,红方强行登岛,双方在岛上厮杀了四个小时,夜里蓝方组织反击成功,红方暂时撤离战斗,但因为蓝方将两艘打废的补给舰炸沉在码头前的水域下,导致红方的冲锋艇无法靠近有效的登陆地点,只能在远滩涂下水泅渡,一百多米的上岸距离,完全暴露在蓝方狙击手的枪口下损失较为惨重。
蓝军的特种兵,他们在近海先以蛙人破袭红军的舰艇链,在滩涂组织火力消灭红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在岛上设置障碍,阻止红军往前推进。一旦红军上岛,他们就转入地下工事,等到夜晚,再以特战小组的形式对红军进行奇袭,抓住了红军再夜战中吃亏的这个点,逼红军撤下岛,等天亮再从新发起进攻。
“这是猎豹遇到鬣狗了。”孟副司令总结的很到位,两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又是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