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不会在这个时候放弃。
马丁—奥尼尔在中场调整时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至于效果如何,他自己也不知道。
等下半场比赛开始之后,斯旺西仍旧如上半场那般四平八稳井井有条。
詹姆斯—库克外围接应比利亚回传一脚远射直接将球送入了门将道格拉斯的怀中。
不过球场看台上的球迷们还是用掌声表扬他的表现。
凯尔特人的进攻在控制了球权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林恩在场边观察对手球员跑位,顿时眯起眼睛感到困惑。
左边前卫阿兰—汤普森跑去了锋线上,内尔—列侬回撤,看上去是接应,牵制斯旺西的中场防守。
而拉尔森和萨顿都没有回撤,佩特罗夫略微向前顶,却与锋线距离也有些远。
凯尔特人的阵型顿时看上去是一个433.
而阵型锋线与后卫线距离太远了,几乎是两个禁区之间的距离!
在后卫线上将球横向传递,从右到左。
阿加特在左边路将球向前推进十码,当斯旺西中场防线向他这一侧开始施压的时候,汤普森果断地起脚长传!
林恩顿时明白过来。
长传冲吊啊!
在米哈伊洛维奇头球解围之后,林恩扭头望向了马丁—奥尼尔。
奥尼尔此刻神情严肃,沉着的眼神不知在思索什么。
当斯旺西用苏格兰上古时代最为引以为傲开创短传渗透配合先河的打法压制住了凯尔特人之后,凯尔特人难道要坐实“背锅”的铁证,用英格兰的长传冲吊打法来对抗斯旺西吗?
不得不说,当外人说英国足球就是粗糙的长传冲吊时,这对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不公,至于威尔士就算了,毕竟威尔士若是被等同认为是英国足球的代表,那么可以说是威尔士高攀了英国足球,好歹北爱尔兰还参加过三次世界杯呢。
苏格兰长久地“背锅”,今天凯尔特人是要告诉世界:长传冲吊,其实我们也会吗?
不过明显效果不理想。
距离太远,后场长传让足球在天空飞行时间太长。
若是传大了,门将德桑蒂斯能够扩大防守范围第一时间将球控制住。
若是传轻了,斯旺西中场线防守球员后撤便能够形成争抢人数优势,就算抢不到第一点,也能继续围剿对方。
而传的恰到好处,斯旺西后卫线上有三人争抢头球都不差,加比顿,米哈伊洛维奇,弗里德里希,只要他们不犯下个人低级失误,那么控制住足球落点没有问题!
马丁—奥尼尔出此下策完全是被逼无奈!
凯尔特人要翻盘,他思来想去能够做出的变化只有这个了。
这场欧洲联盟杯半决赛次回合生死战的场面在下半场变得让场边记者们感到啼笑皆非。
特别是舰队街的记者们。
他们当然对苏格兰和英格兰足球的发展特点非常了解。
斯旺西虽然地域以及政治上隶属威尔士,可好歹也是英格兰足坛的一员。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斯旺西扛起英格兰足球特点鲜明的大旗。
凯尔特人打着他们苏格兰引以为傲的短传细腻传切配合才对。
结果场面却变成了斯旺西控球进攻时耐心传递,小范围配合打得是令人眼花缭乱,水银泻地一般赏心悦目。
到了凯尔特人控球时,进攻时足球就在天上飞!
真是一场让他们感到充满戏剧性的比赛!
{}无弹窗第392章392戏剧性的变化
“克伦威尔禁区外接应罗西纳传中凌空抽射!球进了!奥利弗—克伦威尔打破场上僵局!斯旺西在上半场进入尾声时为斯旺西打进了关键的一个进球!
1:0,总比分4:3,凯尔特人现在要淘汰对手必须在自由球场打进两球才行!
斯旺西的战术奏效了,他们不断地在禁区外围通过远射来施压,阿尔贝蒂尼,詹姆斯—库克,克伦威尔,包括托比亚斯—劳在内之前在外围有过质量不错的远射,但最终还是由克伦威尔把握住了机会!
斯旺西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决赛的门槛内!”
自由球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克伦威尔冲到场边后转过神来将罗西纳抱住,他对每一个跑来庆祝的队友大喊道:“我们要去决赛!我们一定要去决赛!”
比利亚大叫道:“不止如此,我们还要夺冠!”
“我们要夺冠!”
林恩在场边双手握拳重重挥舞,脸上掩饰不住激动的喜悦。
马丁—奥尼尔神情凝重,他仍旧没有办法,不知道该如何遏制住斯旺西的攻势,这场比赛带给他的冲击不亚于上一场。
斯旺西虽然阵型变了,但核心技战术没有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局部小配合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了全局的传控优势,这种优势是凯尔特人无法比拟的,在自由球场形势微妙变化中,凯尔特人的发挥自然没有在主场更好。
凯尔特人众将在场上感到万般无奈。
保罗—兰伯特与佩特罗夫商议着该如何扭转中场颓势,两人在开球前提醒拉尔森与萨顿积极回撤,从中后场一步一步推进攻势上去,不要想着能够在前场等待后场队友输送炮弹了。
几乎不可能!
重新开球之后,凯尔特人加强了局部进攻的人数投入。
本来进攻中讲究一个原则是“扩散”,防守讲究一个原则是“收缩”,而“扩散”是为了拉开球场宽度,让空间变大,从而能够形成进攻接应点可选择性更多,同时也能够牵制对手的防守。
不过斯旺西的高位逼抢以及围抢策略,压制住了凯尔特人球员的技术发挥。
简单地说,像佩特罗夫这样的球队,20码内的短传基本不会传丢。
于是斯旺西在围抢中,首先要封锁住他20码范围内的传球目标,达到“切割”阵型的目的,让他无法出球给20码范围内的队友。
20码到30码之间的距离,佩特罗夫传球成功率就会开始下降,随着距离越长,传球精准度与成功率也会同比下降。
直到40码以上,若非有大空当让他能够看到并且将球传出去,基本上他是传一个丢一个。
还有一点因素是距离越远,足球无论是飞行还是在草皮上滚动的时间都会更长,给防守球员反应的时间也越长,这也是为什么随着现代足球发展,哪怕是像曼联这样擅长打长传的球队也非常注重小范围内配合的短传质量,因为短传是成功率最高,也让防守一方反应时间更短的一种配合方式。
斯旺西便是如此,防守中封锁了控球球员的短距离传球线路,随后再进行有策略的逼抢,让对手在出不了球的情况下只能自己突破,而突破实力有限失败率极高,斯旺西断球后再突然“扩散”阵型组织进攻。
这就是攻防转换的速度。
凯尔特人不断地在中场偏右地带投入兵力。
最初只是内尔—列侬,范瓦尔盖伦,佩特罗夫三人,斯旺西这边则以五人形成了大包围圈。
罗西纳,克伦威尔,阿尔贝蒂尼,佩德雷蒂,托比亚斯—劳。
眼见控球吃力,即将被断球,拉尔森主动跑来加入战团,斯旺西这边也增加了一名防守球员,詹姆斯—库克。
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越多的人,只会让控球空间变得更加狭小。
在千钧一发之际,拉尔森遭遇佩德雷蒂逼抢,他艰难地控球之后便将球回传到了保罗—兰伯特的脚下。
这一下算是将进攻转移到了比较明朗的地带,保罗—兰伯特同样要面临比利亚的逼抢,他迅速地将球斜传去给阿兰—汤普森,后者又面临加比顿的逼抢,汤普森不敢粘球,一脚出球把机会送到了克里斯—萨顿。
机会?
也许吧。
距离球门三十码远,克里斯—萨顿眼见前方米哈伊洛维奇要上来逼抢,弗里德里希在后面伺机而动。
他似乎能够预见自己若是大胆地去突破,就算成功也会被弗里德里希后发制人所拦截下来。
而留给他的控球时间并不多,身后还有詹姆斯—库克和佩德雷蒂的回追逼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