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乔梁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是他所缺乏的汤药理论也同样在中医学徒考核中占重要成分。
张老先生留给乔梁的信里讲明了,让乔梁多多注重汤药这部分细节,这是他的不足所在。
所以乔梁这段时间是一头埋在了方剂等汤药著作堆里。
像《千金方》、《汤头歌诀》、《药性赋》等等都成为了乔梁书桌上的常客。
乔梁对于这些汤药著作的学习,亦有所感悟。小时候因为喜欢动手,汤药这类偏理论的部分被他弃之如敝履,粗浅看过一遍,就抛在一旁,专心针灸,推拿。
现在重新拾起来,细细研究,倒有了新的收获感悟。
结合上《医家筑基》,药性药理,都与《医家筑基》的阴阳五行,相互印证,互相推进。
现在只差去运用新的所学内容,亲身实践一下了。
zy区,善心医馆,今天的病人一样很多。
照例向着仲景像鞠躬,而后进入王老的诊室。
乔梁来之前与王老已经商量过,今天会让他尝试接待病人。
王老的诊室里有三张桌子,一张是王老坐诊,一张是郑浩呈师兄坐诊,另一张空着,以待急需。
患者进到诊室之后会先在郑浩呈那边进行初诊,由郑浩呈开出第一方,然后王老二诊,对比郑浩呈的方,做些添加或是修改。
今天为了让乔梁做些考核前的适应,郑师兄会坐在乔梁一边,看着乔梁进行初诊,开出药方。接待病人时有哪些失误,也都会一一指出。
乔梁何许人也,高中的时候跟着张老先生走南闯北,见过多少病人,怎么跟病人说话,怎么巧妙的问出病情,张老先生都一遍遍跟他强调过。
“今天是哪里不舒服啊?”
“嗯,那晚上吃的下饭吗?”
“好,那大小便如何?”
乔梁问的很是专业,面带笑容,患者就算是觉得眼前是个生面孔,有些不信任。
一接触到乔梁关切的眼神,立马信任了他,合盘托出自己的情况。
郑浩呈坐在一旁觉得自己很是多余,王老也不时抽出空来观察一下这边的情况,眼见乔梁处理的非常完美,也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也不是没有不和谐的声音。
“哼,关系户就是关系户,这小子没来几天就上诊,还是个大一的新生,真是侮辱我们善心医馆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