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主、张将军到。”
唱喏人唱着名帖,两人一前一后的进去,然后,薛崇秀受到了到场宾客仿若迎接天皇巨星一样的待遇和热烈欢迎——
“见过郡主!”
“见过薛先生,小生这里有礼了!”
“某家就是听说先生也会来,方才特意赶来参加文会的。”
……
一群中年、青年、少年的与会人士,不管男女,全都围了过来,争相向薛崇秀行礼,完了才朝张昌宗行礼。
张昌宗:感觉自己是顺带的,薛老师真是光芒万丈啊。还有,他家薛老师从薛大家进化成薛先生了,可见在这群文人墨客中的地位和名望。作为迷弟兼未婚夫,与有荣焉,张昌宗笑得见眉不见眼,丝毫不觉得冷落,这都是薛老师应得的,这是艺术家的魅力。
薛崇秀什么场面没见过,前世比这更疯狂的粉丝也见过,现在这些热情之余还比较含蓄斯文的粉丝,更是不在话下,游刃有余的寒暄着,亲切中含着淡淡的客气,这丝客气让一众粉丝不至于失了分寸,做出什么冒失的举动来。
正说着,一个青年挤了进来,脸孔微微有些发红,表情略激动,冲着薛老师就是一个大礼:“晚生张若虚拜见薛先生。”
张若虚?!这人就是张若虚?
一直笑眯眯围观薛老师会见粉丝的张昌宗,拨冗看了青年一眼,风神秀玉,清秀俊美,一口官话还带着吴侬软语的口音。
这小子是该来拜一拜薛老师,他那首《春江花月夜》虽然流传的广,但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最受欢迎的诗,有了薛老师的谱曲,才让这首诗广传天下,传入宫中,他的文名也才更盛。薛老师确实可当他一句先生。
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说越清。七月初十,万众瞩目,全城瞩目,场面……不知道会不会火爆的洗月文会如期举行。
作为东道主和组织方,季刊编辑部的主编冷子畅一身青衫的站在门口迎客,洗月台内,仆役穿梭如织,一切忙碌而又有条不紊。
张昌宗和薛崇秀自然是早就来了,不过,还不到出场的时候,他俩儿一个是女皇御封的郡主,一个是身负军职的大将军,都是有品阶的,今日的来客,多数还是白身,让他俩儿去迎客,那是扯蛋。
这别院名为洗月台,是以园中最大的建筑命名,高度在园中列第二,位于园子的正中,台下一面临水,水面上建有两层的楼阁,就是本园最高的揽月阁,其余三面植树,地方宽敞不说,还凉快。
张昌宗此时就坐在高度第一的揽月阁上,一同在座的还有薛崇秀。张昌宗趴在窗口,举目眺望,占着居高临下的便利,欣赏着园中景色。这个园子新建成不久,是太平公主生辰时候,薛崇秀送上的礼物,景色可谓美轮美奂。
张昌宗拿着个肉包子在啃,一边吃一边笑眯眯地道:“等下说不定就没空吃东西了,赶紧先吃些垫垫。”
所以,太平公主搀扶着女皇,与上官婉儿一道进来的时候,看见的画面就是,她的贤婿和爱女正在一起相对吃肉包子,唔……案几上还有新鲜的小菜,荤素搭配,很懂得欣赏美食了。
张昌宗差点没被一口包子噎死,赶紧灌了一口茶,行礼:“臣拜见陛下。”
完了,又朝婉儿师父和公主义母行礼。
女皇饶有趣味的眼神在两人身上掠过,最后落到案几上的小菜上:“六郎与崇秀这是……”
薛崇秀低头装害羞,顺便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悄悄整理仪态,小脚隐晦地踢了张昌宗一下,张昌宗默默捂脸的站出来做挡箭牌:“回陛下,今天与会的文人名士众多,机会难得,待会儿说不定忙着交流学问都不得空吃饭,先吃点垫垫肚子,吃个六分饱,既不会因为饱食过度影响思维,又不会因为饿肚子没力气跟人辩论,岂不是两全其美?”
太平公主面无表情:感觉这是两全其美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女皇失笑,颔首:“确实是好办法,那现在吃了几成饱了?”
张昌宗摸摸肚子,诚实的道:“回陛下,差不多了。就等着人到齐,文会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