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听说春天快来了

太平公主颇感意外:“竟是六郎特意交代的?难怪我说沿途这些人怎么便机灵了,原来是六郎的功劳,不枉本宫往日那般疼他。”

说着,眼里浮现出几缕笑意,笑完了,扭头瞥了张氏一眼,道:“嬷嬷往日可不是喜欢替人表功的人,突然说六郎的好话……想说什么?尽可直言便是。”

“喏。”

张氏应了一声,话头在嘴里转了几转,还是直言道:“殿下,六郎翻年便是十六了,如今他又出仕做了羽林卫大将军,神都张宅的门槛怕是快被媒婆踏烂了!”

太平公主不语,只是却不再趴着,而是缓缓直起身子,浑然不管滑落的衣衫,嬷嬷连忙眼疾手快的给她披上,遮住欲泄的春光。

太平公主任由张氏给她披好衣裳,若有所思:“只是我看着,六郎似乎尚未开窍。”

张氏一怔,顿感惊奇:“六郎今年十五,明年便十六了,还未开窍……难道是尚未长成?”

太平公主白她一眼,道:“谁家十五六的小郎还会未长成的?听阿韦的话头,应已长成,只是于情事上却未有开窍的迹象。”

张氏不解。太平公主顿了顿,道:“这两年,阿韦在他院中也放了几个美貌的丫头,也不见他对谁动手。每次进宫,因他长成那样,朝他抛媚眼的宫女也不乏其人,可也不见他对谁稍假词色,行事颇为规矩,大郎像他这般大时,屋里人可就有两个了。”

主仆俩儿纳闷的互相对视一眼,张氏心头一动,突发奇想:“莫不是六郎的身子……”

太平公主断然摇头,面上浮上几分笑意,道:“大郎曾带他去过教坊司,结果这小子居然被人逗得面红耳赤,狼狈而逃。大郎笑话他,为这个两人还打了一架。六郎的身子应该没问题。”

张氏奇道:“这…身子康健,少年人血气方刚竟能不及于乱,莫不是……心里有人了?”

主仆俩儿对望一眼,太平公主没说话。张氏想了想,道:“殿下,当年大娘与张昌宗于大狱中关在一室内,两京知晓的人不少。大娘也十四了,六郎翻年便十六,为大娘计……有些事殿下该提了。”

太平公主眼睛微微眯了眯,缓缓点头:“嬷嬷提醒的是,此事确实该放在心上了。”

“明日六郎就能到洛阳了吧?”

又送走了一拨客人,韦氏终于得空休息一下,在大儿媳刘氏的搀扶下坐到座榻上,顺口问了一句。

刘氏道:“按行程算,明天一早就能回到洛阳了。阿家可是想六弟了?快了,他就快回来了。”

韦氏叹道:“再快又能如何?若是以前,回宫当日就能回来,如今他做了羽林卫大将军,总要把差使安排好才能回来,也不知需要几日。”

刘氏安慰道:“阿家先前已使人送了信去,六弟看到便是明日无法回来,也会使人回来禀报阿家您的。”

这也是!六郎那孩子素来孝顺。韦氏欣慰的点头,刘氏看她心情不错的样子,想及来时亲家母的请托,心里转了两转,道:“阿家,说来六弟翻年便十六了吧?他的亲事……阿家还未留意吗?”

韦氏道:“怎么会没留意?我从去年便想着要开始相看了,但是他郑太太那边和宫里的上官修仪皆劝我暂缓,说六郎读书有成快下场科举了,莫若等他科举结果出来再相看也不迟,届时,定能说上一门名门淑女。我想着,她二位怎么说也比我有见地,六郎年纪也还小,缓一缓也无妨,便不曾相看。谁知这小子……如今倒是让我措手不及!”

说着,不由骂了张昌宗一句。

刘氏几乎把小叔子当儿子养大的,闻言不禁有些遐想:“阿家,郑太太那边……莫不是想与六郎说个郑氏女?”

眉宇间神情有些亢奋。

郑氏女?!

韦氏一听,先是一喜,想及郑氏,突然清醒过来:“莫胡说。荥阳郑氏女天下间只要是出色的男儿人人皆想娶,然清贵如五姓七宗女,便是天家也不可得,又哪里会嫁给我们这种毫无根底的小门小户!快别乱想了!”

刘氏一想也是,对她们来说,张昌宗这羽林卫大将军已经是难得的富贵,但对五姓七宗来说,既谈不上难得,更谈不上清贵,怕还会嫌弃是军中莽汉。

婆媳俩儿齐齐叹了口气,使劲儿的掐灭不该有的幻想,刘氏问道:“阿家有无中意之人?”

韦氏道:“我中意又有何用?若臭小子不点头,便是他郑太太和宫里的修仪答应了,只怕也是不成的,臭小子主意可正了。”

说起这个,婆媳俩儿又是一叹,心有戚戚的点头。张昌宗别看平时笑眯眯地,看似开朗和气,然而在那幅笑面孔下却是一副不受人摆布的性子。犹记得他十岁那年,直接带人拖了一车钱币回来,直接把一家人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