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开张大吉

“哦。”

乖乖地过去,按照郑氏的示意,在她身旁坐下,刚坐下,郑氏的手便按上他的肩膀,原先看着有些模糊的面容清晰可见的冷峻与殷切:“你还小,这些事情还是莫要管了,即便想管……我们也管之不上。你做好你当做之事,如此方不负太后恩典,不负师长所望。旁地……即便有心也是无力,知道也只当做不做,夯实自身方才是正道。”

张昌宗想了想,确实如郑太太所说的,即便是太后想登基,他们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人言轻微,完全插不上手,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的充实自己,顺便旁观一下滚动的历史车轮。自然是认真的答应:“太太放心,弟子省得,只是,巨变在前,有些不放心师父。”

郑氏闭上双目沉默一阵,过了一会儿才道:“此事我二人权当不知,莫要乱了你师父的心智,她日日跟在太后身旁,为人又谨慎小心,以太后的智谋手段,我二人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莫要影响你师父。”

张昌宗想了想,颔首答应,确实只能这样,不然,若是影响到上官婉儿,露出半分异样,便是取死之道。

看张昌宗答应了,郑氏叫来阿庆点上油灯,明明灭灭的烛火中,看着张昌宗端端正正的坐着背书,他自开蒙便一直勤奋读书,不管寒暑,从不懈怠。这样的毅力,莫说是孩子,便是成年人身上也不多见,但他明明是个活泼开朗的人。

郑氏神情幽幽,听张昌宗背完了书,方才道:“你的三国演义讲到哪里了?若不困,再接着给我讲几回吧。”

“嗯嗯。”

张昌宗自然是乐意的。虽说老太太不喜欢书里以汉室宗亲的刘玄德为主的写法,但老太太是个豁达的人,每次听了都会点评几句,或是张昌宗讨论一下,老太太学识好啊,水平也足够,跟她探讨书里的情节和内容,真可谓字字珠玑,张昌宗特别喜欢跟她说话,感觉收获颇多。

如往常一般的读书、探讨后,第二天便是七月初一,是三味书坊开张的日子,初一也是休沐日。前期的造势,选在休沐日开张,大清早,三味书坊门外就聚集了不少人,就等着店铺开张好进去看看。

而关注三味书坊情况的人,显然不止张昌宗和薛崇秀,宫里,今日不用上朝的太后武氏如往常的时辰起身,看了会儿书,放下书卷,看上官婉儿俯身替她收拾,随口问了一句:“六郎的书坊是今日开张吧?”

上官婉儿不防太后竟然还记得,略顿了顿,恭敬的道:“回太后,六郎说过七月初一开张,应该就是今日。”

武氏缓缓点头,没说什么,只是手指轻轻拈起案几上摆放着的果子,也没吃,就那么拿在手里轻轻地把玩,过了一会儿,直接吩咐道:“莫成安,派个人出去看看,把六郎店里的书都给本宫买一本来。”

“喏。”

莫成安应着。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朝莫成安一福,道:“太后都这般支持六郎,奴这做师父的倒不能太失职,劳烦莫总管使人顺手帮我带一套回来吧。”

莫成安笑得和气:“才人请稍待,老奴这就叫人去买。”

武氏和上官婉儿是土豪,把三味书坊所有的书都扫了一套,与他们一样行动的,还有太平公主两口子,两人极有默契的,各自使人去买了一套回来,一套放在驸马府的书坊,一套放在公主府。

这是亲近的人支持的。还有许多前两日就等着想看书坊内部布置的人,等店铺门打开,掌柜罗易请人敲锣打鼓的摆弄一番,宣布正式开业后,如潮水般涌入店中——

里面的布置也不曾让人失望。在一排一排的书架上,各种书有序的摆放着,在屋里的柱子上,还张贴着书写的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等等劝学的句子。墙壁刷的雪白,角落里或是柱子旁,还摆着几株植物,点缀得环境清幽中不缺生气。

“咦,这书似乎与旁地书屋不同!”

有人终于发现了书架上书的不同。训练有素、一直默默跟着人群的伙计立即上前,轻声解释着:“郎君,这是敝店特有的印刷和装订方式,这等书叫线装书,单手便可持稳,较之卷轴轻巧和方便,郎君可上手试试。”

==============

删删改改的写了好几遍,蛋疼!思路捋顺了,明天开始补更!